冯唐庙

当馈而今渴将材,岂无枭俊尚沉埋。
不曾荐得云中守,也道身从省户来。

作品评述

《冯唐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我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当今得才之人,怀揣着渴望,难道没有隐藏在暗处的杰出人才吗?他们未曾得到过在朝廷中任职的机会,却也能体会到官员的辛苦。

诗意:
《冯唐庙》以冯唐为题,是在表达作者对于时代中被埋没的才华的思考和感慨。诗中作者认为,当今世界上有许多有才华的人,他们怀揣着渴望,渴望在朝廷中施展才华,但却未能得到机会。作者认为这些人未曾得到机会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能力,他们依然能够在默默无闻中发挥自己的才华。诗中表达了对于被埋没的才华的同情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员身份的一种理解和关切。

赏析:
《冯唐庙》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痛惜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当下渴望展现才华的人与被埋没的杰出人才进行对照,衬托出前者的渴望和后者的无奈。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于社会机制的不满和对于被埋没才华的同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官员身份的理解。虽然这些杰出人才未曾荐得官职,但他们依然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作出贡献,从而体现出作者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于人才的希望。

《冯唐庙》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传递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关切和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引发对于人才埋没和社会机制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时代现状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诗意。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路涌金沙地,高人此筑庵。为询林下客,妙语与谁参。

呈耠水郭芰荷堤,别后扁舟去岸迷。莫讶道人新活计,亦看粉面照清溪。

踏破秋痕,向虚堂、细问新凉踪迹。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游龙别後,两山依旧南北。无语野草闲花,似嗔人问。万事今非昔。古木苍烟无限意,只有吟魂知得。歌舞百年,是非一醉,未必西风识。浩歌归去,满船风雨凄恻。

夜长稚子添书课,霜近衰翁忆醉乡。尽道吴中时节晚,菊花也有一枝黄。

湖海同流尽,深居独系匏。已全忘疏钞,变不事推敲。水石为清供,烟霞作澹交。随行一枝锡,高挂在松梢。

乃翁能继辋川吟,零落传家得至今。贫贱莫量陈孺子,与人千古作知音。

仕屈诸儒底,名成一战中。酒为千日计,诗费几生功。戏马章台下,呼鹰上蔡东。少年豪侠窟,杵臼得梁鸿。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见《事文类聚》)。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见《杨升庵集》)。古岸崩将尽,平沙长未休。(见《吟窗杂录》)。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见《纪事》)。

幽禽鸣屋角,唤我起寻春。山径八九里,角巾三四人。侧行松偃蹇,倦憩石嶙峋。谁道春犹早,山樱几树新。

湛而不浑,妙而长存。秋水何色,野云无根。半夜天空何汉净,老兔濯濯明月魂。

本在胡笳曲,今从汉将营。浓阴方待庇,弱植岂无情。比雪花应吐,藏乌叶未成。五株蒙远赐,应使号先生。

浪出鬼揶揄,归来失故吾。庭空榕落子,人静鸟呼雏。潮退石自出,天高日正晡。寥寥谁与语,怀古一长吁。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张仲素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自

忽忽忘前事,志愿能相乖。衣马久羸弊,谁信文与才。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行行无定心,壈坎难归来。慈母忧疾疹,至家念栖哀。与君宿姻亲,深见中外怀。俟余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一轴郢人歌处雪,两重朱氏著来衣。闽山秀已钟君尽,洛水波应溅我稀。明日陪尘迎驷马,定淮斋沐看光辉。

摇漾越江春,相将采白蘋.归时不觉夜,出浦月随人。

风暖江鸿海燕,雨晴檐鹊林鸠。一段青山颜色,不随江水俱流。

今代论儒学,如君德最优。是非千古事,出入九家流。身殁言犹在,官卑志未酬。傥令兴礼乐,端不后程仇。

十二峰前月,三声猿夜愁。此中多怪石,日夕漱寒流。必是归星渚,先求历斗牛。还疑烟雨霁,仿佛是嵩丘。

客有过吾庐,自言师陆朱。故应东海若,不及北山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