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庐山白莲社十八贤图

六老臞儒十二僧,柴桑醉士肯为朋。
葫芦自与葫芦缠,更要閒人缠葛藤。

作品评述

《题庐山白莲社十八贤图》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白莲社的十八位贤人的图像,并借以表达作者对于知交朋友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六位智者和十二位僧侣,
柴桑的醉士乐于结交。
葫芦自己与葫芦相依,
更加喜欢与闲人结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庐山白莲社的十八位贤人图像,展现了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不同生活态度。六位智者代表着知识分子的智慧,十二位僧侣代表着虔诚的宗教信仰。柴桑的醉士则象征着追求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葫芦和缠葛藤,可以理解为象征友情和人际关系。葫芦自己与葫芦相依,意味着志同道合的人们互相依存、相互扶持。更加喜欢与闲人结伴,表明作者更喜欢与自由自在、无拘束的人交往,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绘制庐山白莲社的十八位贤人图像,表达了作者对于知交朋友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蕴含了对于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传统和宗教信仰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给人以自由、豁达的感受。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穷冬孤陋只书痴,肯为凶荒强忍饥。师友渊源似公者,舆台贫贱亦安之。人来山县犹须债,雨映茅檐但要诗。欲诣楼居无逸步,要从老手化神奇。

芳润园林不似贫,年光无尽逐番新。来禽颜色不禁雨,搏黍语言如惜春。身外岂关吾辈事,镜中已换昔时人。神僊定未超尘俗,犹插金貂侍帝晨。

拄杖倚床,默而成章。夜月通犀角,秋空没雁行。清写芭蕉雪,秀盛芙蓉霜。青原价问卢陵米,会有知音句厮当。

我梦石湖堂上书,烟云鸥鸟不关渠。奥篇隐帙诚难了,辞愿一鸱开鏁鱼。

梅花原为怕春寒,想见垂垂雪作团。藤杖芒屩犹堪在,试为吾人料理看。

去去追濠濮,悠悠平渭莘。荒凉罗雀处,寤寐叱牛频。鸮炙逢希阔,萍虀适醖醇。自谋蝼蚁穴,何以拯斯人。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敧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

江梅已胜犹非似,此外馀芳更堪数。信知风格忌太高,至此从前难者语。世间初无字可夸,且随颜色称蜡花。醉人香味解禅定,捩眼静伫辞纷华。徐熙画花只画神,黄筌细琐皆带真。要须别花如别画,只恐此心难付人。

自坐还山计,如同去鲁情。水风元不断,山月每同明。试问诗能和,何如酒共倾。吾家近京驿,侧耳听车声。

荼醾花底照衰颜,风送余香到酒间。春色他年尚无恙,红裾来继谢东山。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绕画堂。眉黛蹙成游子恨,脸红烧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送目,不知谁是楚襄王。

志大期千里,身宜置一丘。英词真盖世,爽气已横秋。地要黄金骨,天成白玉楼。平生斲泥手,斤斧恐长休。

梅花纸帐梦,耿耿欲宵残。何处幽人啸,一窗明月寒。素光流肺腑,清响动岩峦。拥膝无言语,归来意自叹。

凝眸。悔上层楼。便惹起新愁与旧愁。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野外初凉冷,征衫亦未重。檀栾溪上竹,勃窣道边榕。秋意撩人切,岚光泼眼浓。更寻天竺寺,却忆此高峰。

酒兴那如归兴浓,此行谁信破囊空。扁舟小舣庐江外,雨夜深埋虎穴中。独客痛心无可说,何人料事偶相同。昏时抛过铜陵去,不管长江起北风。

共乐升平道泰时,相逢终不展钥旗。随宜淡饭清茶外,困卧闲行几个知。

黄金汉鼎青错落,绿玉秦玺红屈蟠。龙翔凤翥入刀笔,宝晋山林风月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