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穉

万里冥鸿惜羽毛,安车虽聘邈难招。
清名自足高天下,岂独南州擅得高。

作品评述

《徐穉》是宋代徐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冥鸿惜羽毛,
安车虽聘邈难招。
清名自足高天下,
岂独南州擅得高。

诗意:
这首诗以冥鸿(指黑天鹅)为隐喻,表达了徐穉(诗人自号)在官场上的困境和抱负。徐穉比喻自己像一只漂泊在千里之外的冥鸿,也担心自己的羽毛会受到伤害。尽管有人邀请他安坐车马加入他们的团队,但由于徐穉的远大志向和独特才能,他并不轻易接受这样的邀请。他相信自己的清名足以超越天下,而不仅仅是在南州地区得到认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巧妙运用冥鸿的形象,表达了徐穉对官场的矛盾感受和对自身价值的自信。诗中的冥鸿象征着徐穉自己,具有孤独、高傲、追求卓越的特质。他的才华和声名使他成为官场上备受追捧的对象,但他并不愿意轻易接受这些邀请,因为他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诗中的“万里冥鸿惜羽毛”表达了徐穉对自己才华的珍视和对外界可能的损害的担忧。他不愿意随意加入别人的阵营,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声望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诗的最后两句“清名自足高天下,岂独南州擅得高”,表达了徐穉对自己清廉名声的坚信。他相信自己的声名足以在天下闻名,而不仅仅局限于南州地区。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徐穉对官场权谋的回避态度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他对自己的才能和声望充满自信,坚持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愿轻易妥协。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徐穉在宋代官场中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作者介绍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爲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爲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谿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爲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诗词推荐

偶向东园把一杯,不辞团坐扫苍苔。野花经雨自开落,山鸟穿林时去来。皂白正非天欲辨,青黄要与木为灾。今年秋後犹能健,剩乞梅栽与李栽。

极目丹枫迎霁晓。山明水净新霜早。燕去鸿归无事了。天渺渺。风吹平野低寒草。渐过初冬时节好。寻梅踏雪城南道。追忆旧游人已老。欢更少。孤怀拟共谁倾倒。

连年走巴蜀,性命实如丝。去有身将影,归无父惜儿。车驰遭虎豹,水宿伴蛟螭。少待波澜阔,须吟忆昔诗。

不觉朱明变素商,萤穿户牖燕辞梁。牢愁五鼓尤难睡,薄冷单衣未易当。谁伴子綦同隐几,亦无法喜共禅房。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

长安红尘十丈高,东方未白人嚣嚣。北风着面暗如漆,错落腰间双佩刀。我时卧病日裹首,忽报荆南来太守。开门大笑话今昔,君也腰金我黄绶。炉宝迷迭生小烟,鸱夷鼓腹流细泉。兼隐庭前旧花竹,依稀置我春窗边。太守太守尔真贤,别来三载心犹然。乃知贫贱见交态,古人岂必今人前。

昔岁登临未衰飒,不知何事爱伤情。今来揽镜翻堪喜,乱后霜须长几茎。

自从蚕蚁生,日日忧蚕冷。草室常自温,云髻未暇整。但采原上桑,不顾门前杏。辛苦得丝多,输官官莫省。

小烦溪友语阳侯,好遣漂沙盖石头。能费奔流多少力,前头幸有一沙洲。

平生心赏建溪春,一邱风味极可人。香包解尽宝带胯,黑面碾出明窗尘。家园鹰爪改呕泠,官焙龙文常食陈。於公岁取壑源足,勿遣沙溪来乱真。

邻鸡三唱趣行舟,霜结银花满树头。好景留人归未得,客愁一半是吟愁。

先生行乐在清溪,满世功名对画脂。一道寒波随眼净,百年高柳到天垂。昔人无处问谁氏,遗础有情犹旧基。猿鹤至今烟惨淡,贤愚俱尽水涟漪。四时相及漏催滴,万事不疑冰泮澌。聊欲烹茶羹杞菊,身如桑苎与天随。

只道花争发,那知雨较迟。病躯犹故絮,霜鬓益新丝。鄙性岂耽酒,写怀聊赋诗。经过顿能尔,无久溷公为。

闾井锥刀*战烘。咏归奚取舞雩风。道开圣学千年后,春在先生一亩宫。敦诲诱,见从容。弦歌不隔幔纱红。珉溪几点梅梢雪,岁岁吹香入寿

谁言白首意低摧,老子逢春亦乐哉!犁畔方吹社公雨,垄头又转阿香雷。睡余支枕听莺语,醉里题窗记燕来。更有山家堪喜事,吾孙上树欲千回。

行行复行行,晴日端可爱。全胜墙隈老,僅得暖肩背。欣欣田间麦,亦与人意会。乃知天地间,生意浩如海。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

南山明。北山明。中有长亭号丈亭。沙边供送迎。东江清。西江清。海上潮来两岸平。行人分棹行。

双阙云仍山泽儒,步占小技岂其徒。家传要眇先天学,腹有荧煌列宿营图。南海编书欷工宝,西山一序护身符。二贤出处关天运,曾把流年细算无。

道人幽梦晓初还,已觉笙萧下月坛。风伯前驱清宿雾,祝融骖乘破朝寒。英姿连璧従多士,妙句锵金和八銮。已向词臣得颇牧,(时颖叔新除熙河帅。)路人莫作老儒看。

人去洲渚在,春回花草斑。清谈值渊对,发兴如江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