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三绝

蜀相昔曾耕渭上,汉家今有籴湟中。
唱筹但欲令边实,悬罄谁知虑国空。

作品评述

《书事三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刘克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蜀相昔曾耕渭上,
汉家今有籴湟中。
唱筹但欲令边实,
悬罄谁知虑国空。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军事状况的关切和忧虑。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蜀相和汉家两个历史时期的对比,揭示了当时国家的困境和作者的忧虑。蜀相指的是刘备,他曾经治理蜀地时耕种渭水之畔,体现了一种艰辛的劳作和治国之道。而汉家指的是宋代,表达了当时的国家现状。诗中提到了籴湟,意味着国家为了边疆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粮食调配。然而,尽管如此,诗中唱筹的努力也只是为了边疆的实际需要,而空虚的国家内政和虚耗的国力却无人关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境况的担忧和对治国之道的思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当下现实的观察,诗人揭示了国家内政的荒废和对国家利益的忽视。诗中使用了"唱筹"和"悬罄"这两个形象的词语,形象地揭示了国家的困境和国家政治的空虚。整首诗笔调严肃,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切和对国家治理的思索。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军事状况的忧虑和对治国之道的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氛围。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穆将愉兮太乙东皇,佩姣服菲菲,剑珥琳琅。玉瑱琼芳,烝肴兰藉,桂酒椒浆。扬枹鼓兮安歌浩倡,纷五音兮琴瑟笙簧。日吉辰良,繁会祁祁,既乐而康。

东麓坡陀尽梵宫,我来泉上照衰容。解衣又作茶瓜客,倚槛同看烟雨峰。何用苦吟凌鲍谢,要须高节配乔松。海水永閟锥沙画,绝叹故人遗墨浓。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又是明年看牡丹,未开芍药怪春寒。落英满地不须扫,一片蔫红也足观。

云润日杲杲,渠涩泉泠泠。群山晓过雨,一沐千髻青。岸巾纳微凉,庭户留余清。乔木俯佳色,野卉含幽馨。昔来挽枯条,今来见欣荣。荣枯亦何有,对此难为情。长年心事多,抚髀只自惊,冰炭交中肠,吾生安得宁。好风吹我裳,颇觉耳目醒。暇日可少憇,安用心营营。高卧绿阴底,玄蝉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草创作斯游。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对长江,流不尽,古今愁。凭栏正拟一笑,襟抱怯于秋。高处令人心悸,放旷舒怀何暇,好趁醒时休。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

葺金细弱。秋风嫩、桂花初著。蕊珠宫里人难学。花染娇荑,羞映翠云幄。清香不与兰荪弱。一枝云鬓巧梳掠。夜凉轻撼蔷薇萼。香满衣襟,月在凤凰阁。

昨现官身往,今迎影子回。总云凫入觐,谁料鵩为灾。巷静公人去,门荒吊客来。故园花满架,犹似去年开。

补外公何辛,来归我尚留。还为万里别,又费半生愁。安得欹黄帽,相从却白头?醉中有话在,欲说忘来休。

郊居去市远,猪羊稀入馔。既畜鸡鹜群,复利鱼蟹贱。暴殄非所安,击鲜况亲见。那得屠杀业,为客美殽膳?余年尚有几,过日如露电。岂无园中蔬,敬奉君子宴。

渺渺神霄天,玉京何岧峣。琼花露泣蕊,琪树风鸣条。瑶妃侍云笈,羽童舞金翘。嗟彼世间人,红尘徒朝朝。

我家无绛帐,贫贱人所弃。忽闻唔咿声,老怀倍欢喜。比邻亦惊怪,捩眼不敢睨。先生史鱼直,自谓骨不媚。珠玉在短褐,深藏未轻市。而况门阀高,指不屈第二。肯应童蒙求,为尔觉昏昧。袖中一卷书,传之自名世。尔幸近得师,盍勉从学志。人品分中下,教法初无异。采芑复采芑,我田

我少则嗜书,于道本无得,譬如昌歜芰,乃自性一癖。老来百事废,惟此尚自力,岂惟绝庆吊,乃至忘寝食。吟哦杂诵咏,不觉日既夕。文辞顾浅懦,望古空太息,世俗不可解,更为著金石。收歛固已迟,虽悔终何益!君看老农夫,法亦传后稷。持此少自宽,陶然送余日。

青盘香露倾荷女,子墨风流更不言。寺寺云萝堪度日,京尘到死扑侯门。

佩剑游边地,悲风捲败莎。鵰饥窥坏冢,马渴嗅冰河。塞阔人烟绝,春深霰雪多。蕃戎如画看,散骑立高坡。

歌扇向陵开,齐行奠玉杯。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月色空馀恨,松声暮更哀。谁怜未死妾,掩袂下铜台。

文盛经生少,官轻举子繁。谁能堪远役,相与及微言。残冻留春雨,新愁起夜樽。斯文吾不敢,短句送归辕。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柣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西风海色秋无际。双泪如铅水。白羊成队梦初平。挂杖敲云、云处晓鸿惊。小琼闲抱银筝笑。问有芳卿否。玉书分付莫开封。明日人间临水、拾流红。

街槐园柳绿初连,花尽春归思黯然。密叶鸣琴清梦断,白云双眼暮山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