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或作过潜上人旧房、悼正弘禅师)

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
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
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
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

作品评述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或作过潜上人旧房、悼正弘禅师)

池上青莲宇,
林间白马泉。
故人成异物,
过客独潸然。

既礼新松塔,
还寻旧石筵。
平生竹如意,
犹挂草堂前。

中文译文:
经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或者是经过潜上人旧房、悼念正弘禅师)

池塘上有一座青莲宇,
林间流淌着一眼白马泉。
故友已成了异物,
而过客却独自悲叹。

既叩礼新的松塔,
又寻觅旧的石筵。
一生爱的竹如意,
依然悬挂在草堂前。

诗意:
这首诗词可能是孟浩然写给故人或者过去的景物的悼念之作。他经过景空寺时,发现故人已经变成陌生的存在,而自己则感到孤独和悲伤。同时,他也追寻过去的记忆,向新的松塔行礼,同时寻找那曾经座谈的旧的石筵。最后,他提到了一生钟爱的竹如意,依然挂在草堂前,可能代表着他对过去的思念和回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孟浩然对故人和过去的思念之情。他利用池塘上的青莲宇和林间的白马泉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但同时也映衬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悲伤。通过反复描写“故人”和“过客”,他强调了故人已成为陌生人,而他仍旧怀念过去的情感。同时,他通过对新的松塔和旧的石筵的寻找,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最后,提到的“竹如意”悬挂在草堂前可能是他对过去的爱和情感的象征,这也是他对过去的一种表达和守望。整首诗词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人和过去的思念和回忆。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推荐

自分人非日九迁,一官民社敢妨贤。脱尘未踏邻虚地,通籍犹分有小天。餐玉近传曾试法,买山取足不论钱。疏慵未似嵇中散,会有斜封落从前。

术得香泥去,花间日午时。玉人方睡起,莫讶卷帘迟。

轻身漂泊入銮江,太守欣然为避堂。若使闭城呼不应,人间生死路茫茫。

天遣高人下别峰,谅无官事汩胸中。香来海外沈烟碧,果熟林间荔子红。曹植诗篇疏入社,裴休参问远同风。萧然丈室维摩诘,何日文殊对此翁。

苍茫临故关,迢递照秋山。万里平芜静,孤城落叶闲。露浓栖雁起,天远戍兵还。复映征西府,光深组练间。

旱作颠风日日吹,冬来浑似麦秋时。土人尚畏生炎瘴,北客闻时泪可知。

未说路行难,山深分外寒。晚村林隐寺,春润石鸣滩。薄宦曾无补,劳生敢自安。羽书虽较少,备御莫教宽。

雨余池上兴悠哉,坐荫藤花藉石苔。白鸟联欢拳相对,红蕖粲艳一时开。吐吞月色云浓淡,经纬水纹风去来。幽事相关心自乐,岸巾独啸更衔杯。

世上偷闲始得闲,我生长在不忙间。光阴有限同归老,风月无涯可慰颜。坐卧边身唯水竹,登临满目但云山。醉眠只就花阴下,转破花阴梦始还。

史君甚爱竹弟,欲与渠为二难。岁晚青青玉立,不须俗眼同看。

疏散郡丞同野客,幽闲官舍抵山家。春风北户千茎竹,晚日东园一树花。小醆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新茶。能来尽日观棋否,太守知慵放晚衙。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

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国家防塞今有谁?官为承制乳臭儿。酣觞大嚼乃事业,何尝识会兵之机?符移火急搜卒乘,意谓就戮如缚尸。未成一军已出战,驱逐急使缘崄[山+繁体“

河汉降玄霜,昨来节物殊。愧无神仙姿,岂有阴阳俱。灵鸟望不见,慨然悲高梧。华叶随风扬,珍条杂榛芜。为君寒谷吟,叹息知何如。

冬春饿骨委寒波,宿麦离离奈尔何。此日一餐虽志喜,愧无膏泽汗颜多。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逃暑吾无地,将家子在涂。随宜简人事,莫久往行都。最肯加餐否,刚能却酒无。功名殊未晚,爱惜万金躯。

有鼎不烹胡虏肉,无刀可断佞臣头。男儿此等不平气,空使冲冠射斗牛。

周求莘女终亡纣,越献西施竟灭吴。马上琵琶徒自恨,不思强汉弱匈奴。

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玉匣谋中野,金舆下太微。投醪衔饯酌,缉衮事征衣。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