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与赵鼎臣狄端叔月下联句

诗见赵鼎臣二。

作品评述

中秋夜与赵鼎臣狄端叔月下联句

银轮拂地影霜浓,几处人家道静通。
桂枝懒解唱春曲,玉露无情暗滴红。
加爱眠犹露凉,秋风吹生恨思长。
问舟何处无轻雾,共作中秋弄夜光。

中文译文:

明亮的月轮拂过大地,映照出浓厚的霜。
几处人家街道静悄悄,不发一丝声音。
桂枝懒得唱春曲,玉露无情地暗红滴。
夜深人静,躺下睡眠仍感凉意萦绕,
秋风吹过,带来悠长的思恋之情。
船行何处不见轻雾,共同谱写中秋夜的明亮光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杨适在中秋夜与赵鼎臣狄端叔一起对赋诗的联句。整首诗以描绘中秋夜景色为主题,一方面展现了中秋夜的安宁与宁静,另一方面则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以银轮、霜、人家、道静作为描绘中秋夜景色的要素。银轮拂地影霜浓,表达了月光的明亮洁白和夜晚的静谧,而几处人家道静通则强化了夜晚的宁静氛围,通过这种表达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月下,感受到了中秋夜的宁静之美。

其次,诗中也透露着对秋天和自然景物的思念之情。桂枝懒解唱春曲,玉露无情暗滴红,这两句表达了桂树不再唱春之曲,玉露纷纷滴落,传递出秋天的凄凉感。作者在夜晚感受到凉意,似乎睡觉也无法摆脱秋的气息,增加了对此的思念。

最后,诗中以问舟何处无轻雾,共作中秋弄夜光作为结尾,以镜头切换的方式将思念由自然景物转移到人与人之间。问舟何处无轻雾表达了船行至何处都有轻雾笼罩,暗示了分别与思念之情;共作中秋弄夜光则意味着作者与赵鼎臣狄端叔在中秋夜一同赋诗,以月光为背景,共同创造出一种诗意与美感。

整首诗字数较少,意境清新,通过对中秋夜景色的描绘和对秋天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将读者拉入了一个宁静、凄凉而又美丽的中秋夜景。

作者介绍

杨适,字安道,慈溪(今属余姚大隐)人,人称“大隐先生”,宋代学者、教育家,庆历五先生之一。

杨适的生平

  早年隐居大隐山,以县学教师为业,为人淳厚忠介,议论持平。行义闻名乡里,人称大隐先生,自署慈川逸民。宋庆历年间(1041—1048),明州太守荐为遗逸,不就。嘉祐六年(1061年),以荐授将仕郎,又试太学助教,皆不赴。与楼郁、杜醇、王致、王说聚鄞县妙音书院,立孔子像,讲贯经史,学者尊为宗主,开四明讲学风气。其后5人又各创书院,收聚生徒,历30余年,弟子甚众,世称庆历五先生。

  明律历,晓兵法,隐居于大隐山,人称大隐先生。为人淳厚忠介,议论持平,以行义闻于乡里。以文学行义闻于乡里,人皆不敢道其姓名,以先生目之。嘉祐六年(1061)以荐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不赴。享年七十六。熙宁二年(1069)以前卒。事迹参《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翼》卷三六。《全宋词》据《宝庆四明志》录存其词1首。

  当年范仲淹任越郡太守时,欲见焉。杨适到了其府上时仍不有所求。邂后,又与另一著名词人林逋、同郡王致等交为挚友;在钱塘太守钱公辅等人的推荐之下,仁宗时诏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职。仍不受,辞而归山林焉。去世时县令特命以“大隐先生”号之。

诗词推荐

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

金符宵捧肃公卿,玉辇晨移望帝京。花迓御旃连汉苑,云随仙仗自襄城。天颜正位河山重,宫旨收帘日月明。一统共瞻新政美,四垂从此罢尘惊。

坡仙果何辜,黄州七年客。价高日月低,名大夫地窄。嗟彼舒亶辈,岂不辨菽麦。阿党更妒忌,一视皂与白。

一源何自发嵌空,漱月流风昼夜中。故有松声杂清越,独无梅影照玲珑。乡人但说观山寺,客子深怀太史公。好事陈吴不易得,冒寒襆被肯来同。

山轩斜透山南月,坐看天边桂影移。圆扇矮床凉透骨,匆匆无奈上朝时。

朝行曲河道,暮夜不遑止。野草熏满衣,山蝉鸣裂耳。我仆痡秋阳,我马困石齿。未厌行役劳,当前碧蒿起。

水上觅红云,云藏仙岛。云外晴峰翠於扫。东园行乐,一洗山林枯槁。万金谁办得、安闲早。石上玉芝,松间瑶草。容易休教使君老。寿杯宫袖,醉眼风荷翻倒。锦堂花与月、年年好。

满庭晴日破朝寒,粥罢披裘小倚栏。残菊抱丛香欲尽,一株南烛独如丹。

浪竹低枝扫隙尘,到帘清月欲留人。西家一斛黄华酒,沈醉吴音贺季真。

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风尘。长裾来谒我,自号庐山人。道旧与抚孤,悄然伤我神。依依见眉睫,嘿嘿含悲辛。永怀同年友,追想出谷晨。三十二君子,齐飞凌烟旻.曲江一会时,后会已凋沦。况今三十载,阅世难重陈。盛时一已过,来者

剖竹向西蜀,岷峨眇天涯。空深北阙恋,岂惮南路赊。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汉水出嶓冢,梁山控褒斜。栈道笼迅湍,行人贯层崖。岩倾劣通马,石窄难容车。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夜猿啸山雨,曙鸟鸣江花。过午方始饭,经时旋及瓜。数公各游宦,千里

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冲冲来往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考之溱洧功何辽,

花深众禽寂,格格啼山鹧。桡响一灯来,人归碧湘夜。

香红眩眼缬菜英,竹杖扶吟从步行。桑眼蟆含青雷小,麦须蝦磔翠芒轻。黄花菜圃午风软,绿水秧畦春野平。芳树岁声鸠雨过,苍苍柳色弄烟晴。

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子云推辨博,公理擅词雄。始自尚书省,旋闻给事中。言从温室秘,籍向琐闱通。顾我叨郎署,惭无草奏功。分曹八舍断,解袂五时空。宿昔陪馀论,平生赖击蒙。神仙应东掖,云雾限南宫。忽枉琼瑶赠,长歌兰渚风。

几点胭脂印指红。一双蛾绿敛眉浓。夜寒绡帐烛花融。剩炷龙涎熏骨冷,旋调银液镇心忪。整鬟羞顾半娇慵。

园池气象明,池沼春波平。东汇有朝势,北源无滞声。临流好鼓瑟,待月堪浮觥。濯足思馀绿,洗心思云清。篆沟合远派,布窦垂高城。我愿化飞雨,使君将劝耕。

白崖山下古松青,暂卷牙旗谒庙灵。见说昆仑关北畔,曾将草木作人形。

肥遯推严子,招贤仰汉光。营求思旧学,物色访君方。聘问期终得,形容尚未忘。羊裘方审识,蒲乘遂搜扬。不羡云台绘,还归钓濑傍。高风今尚在,江水与俱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