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至鲁墟

南荡东陂弄夕霏,葛巾鹤氅试秋衣。
纤纤新月迎船出,两两珍禽背水飞。
病思渐苏开酒戒,宦情已绝谢尘鞿。
郊居是处堪乘兴,不怕城笳苦唤归。

作品评述

《泛舟至鲁墟》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泛舟至鲁墟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南荡东陂弄夕霏,
葛巾鹤氅试秋衣。
纤纤新月迎船出,
两两珍禽背水飞。
病思渐苏开酒戒,
宦情已绝谢尘鞿。
郊居是处堪乘兴,
不怕城笳苦唤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泛舟至鲁墟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南方的水域景色,作者在东陂的水上嬉戏,夕阳下的霏霏细雨洒在水面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接着,诗中出现了葛巾和鹤氅,这是作者自己的衣物。他在秋天试穿这些衣物,暗示着秋天的来临。这里的秋衣也可以象征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新月升起,迎接着船只的出发。珍禽们成双成对地背水飞翔,给人一种和谐与自由的感觉。这里的珍禽也可以象征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在诗的结尾,作者提到了病思渐苏,意味着他的病痛逐渐好转。他放下了对酒的执念,宦情已经消逝,不再追求名利。他认为郊居是一个可以获得乐趣的地方,不再畏惧城市的喧嚣和纷扰。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病痛的克服以及对宦途的领悟,展现了作者豁达、淡泊的心态。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洛阳春色擅中州,檀晕鞓红总胜流。憔悴剑南人不管,问渠情味似侬不?

弱柏不受雪,零乱苍烟根。尚余粲粲珠,点缀枝叶繁。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对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莓苔傥可食,嚥雪待朝暾。岂无柏树子,不食种在盆。

吟诗不耸肩两峰,陆沉雁骛文书丛。银钩入眼光照牖,飞来白雪随云鸿。平生取友半天下,短蓬邂逅依长松。尉仙鲸海驾高浪,郡博凤律锵和风。诗翁巧手刻青玉,笑人击钵徒匆匆。怀归我正念篱菊,招魂谁为吟江枫。鼎来徐稚笔如扫,瞬息奇怪浮青红。倾倒五色崑崙渠,洗涤万斛尘埃胸。

买得荒园近坞居,但供樵牧废犁锄。漫营篱落今将合,犹恨人工乏剩余。

赫赫声名三十春,高情人独出埃尘。病辞省闼归闲地,恩许宫曹作上宾。诗里难同相得伴,酒边多见自由身。老人也拟休官去,便是君家池上人。

撚指过三月,又当春夏交。花残蜂课蜜,林茂鸟安巢。芳草生青霭,新篁展绿稍。风骚将断绝,谁有续弦胶。

风佩珊珊。云屏曲曲,愁绝春慳。无赖余寒。半醒宿酒,御夹成单。深沈院落人闲。凭阑处、眉颦黛残。彩笔慵拈。新声微度,兴入云山。

高柟落繁荫,茂竹疏泠风。小亭寻丈景,已冠一亩宫。况复哆北楹,方池渺溶溶。游鯈亦何乐,动影相冲融。卉木罗以差,想见芳菲容。香枝寒月碎,雪架春云浓。我来秋暮时,山叶般般红。乃眷黄金花,尚閟东篱丛。维君抱材气,志通身则穷。和璧献未售,夜半光腾虹。乐岁突尚冷,初筵

国以斯文重,公仍内署来。风标森太华,星象逼中台。朝满迁莺侣,门多吐凤才。宁同鲁司寇,惟铸一颜回。

江上春风几日回,一枝先傍小堂开。恨无冷艳连天白,已有生香特地来。

衰病常求饮上池,药投坚痞苦难知。间挥绿绮歌三乐,静玩韦编诵九师。纵有文章忧瓿酱,剧无机智懒行棋。爱君高唱多才思,撩摘羁怀入小诗。

电挟雷声迅,风将雨脚多。须臾寂无有,造化果如何。饥鼠撼帏行,哀蛩语径莎。披衣起中夜,有感寄长歌。

仙翁夜来扣林壑,约我明朝过南岳。石坛对坐话松风,鹤唳一声山月落。

旋买花栽得野香,浴兰天气日偏长。槐龙或跃无人见,净扫风尘置竹床。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不见征战功,但闻歌吹喧。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昨从关东来,思与故人论。何为廊庙器,至今居外藩。黄霸宁淹留,苍生望腾鶱.卷帘见西岳,仙掌明朝暾。昨夜闻春风,戴胜过后园。各自限官守,何由

秋气尚高凉,寒笛吹万木。故人入我庭,相照不出屋。山川虽远观,高怀不能掬。

楚客送僧归故乡,海门帆势极潇湘。碧云千里暮愁合,白雪一声春思长。满院草花平讲席,绕龛藤叶盖禅床。怜师不得随师去,已戴儒冠事素王。

宋玉高吟思万重,澄澄寰宇振金风。云闲日月浮虚白,木落山川叠碎红。寥泬雁多宫漏永,河渠烟敛塞天空。侯门处处槐花□,献赋何时遇至公。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

适闻有诏追阳子,又说厚礼迎申公。莫教涑水疑四皓,且伴横渠吟八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