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推官赴分州

形便豳公国,旗旄拥将坛。
秦云低落日,塞树怯春寒。
草檄无留思,投壶不废欢。
还应笑黄卷,寂寂守儒官。

作品评述

《送郑推官赴分州》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形便豳公国,
旗旄拥将坛。
秦云低落日,
塞树怯春寒。
草檄无留思,
投壶不废欢。
还应笑黄卷,
寂寂守儒官。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郑推官前往分州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郑推官离开的场景和情感。诗人通过描写形势便利的豳公国,旗帜和将士们的庄严仪态,以及秦云低垂的夕阳和寒冷的春天,表达了对郑推官离别的感伤之情。诗人还提到了草檄(传递军令的文书)没有停留的思虑,以及郑推官离别前仍然保持着投壶(一种古代游戏)的欢乐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郑推官的期望,希望他能笑看黄卷(指古代经典著作),守护儒官的职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郑推官的深情厚意。诗人运用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使诗词更具感染力。诗中的形势便利的豳公国、旗帜和将士们的庄严仪态,以及秦云低垂的夕阳和寒冷的春天,都为诗词增添了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诗人通过草檄无留思和投壶不废欢的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和对欢乐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郑推官的期望,希望他能以儒官的身份,守护经典著作,坚守职责。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霜天晴夜宿东斋,松竹交阴惬素怀。迥出风尘心得地,可怜三五月当阶。清光满院恩情见,寒色临门笑语谐。霄汉路殊从道合,往来人事不相乖。

衰晚得洋川,劳生只自怜。文移供尽日,心力付流年。咄咄空书字,便便声昼眠。其如昏嫁在,了即赋归田。

自小即相依,天涯影伴飞。共灯抄细字,分俸赎寒衣。已痛身长诀,犹疑客未归。素帏惟幼女,断续哭声稀。

道教灰飞,佛灯花灿。大地欢悰,笙歌赏玩。拄杖子,按下云头,得失是非,浑然不管。一点光明耀十虚,古今阅几人眼。因甚如此,司空见惯。

秋山何言哉,万物兴自阑。昔翳春空云,今作道上斑。况此江浦蕙,几何不为菅。幽泉大自在,映月泻潺湲。

十年尘土换华颠,一踏山根觉涣然。下界和江朝胜地,上方大士隐非烟。览辉已见翔威凤,倚伏何堪照细泉。暂得诠心适佳处,试抛马箠问枯禅。

江左欣初见,倾输便豁然。挽留尝一粥,契阔已三年。老去无新得,书来每自鞭。幽明虽永绝,凛若在吾前。

武夷山顶足仙槎,欲徃从之天一涯。具唤小舟酹三谏,向来我祖是通家。

林间花自飞,物理不应悲。偶对飘残地,休论艳发时。有情香水面,无数点河湄。蜂蝶含馀意,徘徊绕旧枝。

岁暮远为客,一身归计深。尘沙日翳翳,雨雪夜阴阴。喜色开南信,悲怀动北琴。感时须寂寞,何独少陵心。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山中一相见,知汝是秦人。爱月乡心减,迷花客路新。云霄岂尽意,诗赋不无神。异日还家去,长安正早春。

举国无人分智囊,满川龙血战玄黄。百年驯致文明地,一日尽为荆棘场。关辅渴思王镇恶,蜀人尤喜杜黄裳。小臣试草中兴颂,准拟还京奉上皇。

南园新覆雪,上宰晓来看。谁共登春榭,唯闻有地官。色连山远静,气与竹偏寒。高韵更相应,宁同歌吹欢。

世间何所益,乐善有馨香。贵贱虽差等,非违定不祥。春台宜胜地,花木收严霜。求取立身行,恒持但久长。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蓠。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山水谁不爱,顾乏能游人。浙中本多胜,石秀而泉淳。向者虽一到,终是居官身。抱官游山水,味自不相亲。今子遂当往,我亦解朝绅。相从岩谷里,以子为依因。子有旧草履,我有新葛巾。滴泉与片石,务搜天所珍。

药成平地是寥天,三十人中最少年。白雪振声来辇下,青云开路到床前。公卿位近应翘足,荀宋才微可拍肩。一等孔门为弟子,愚儒独自赋归田。

去城二十五里近,天与隔尽俗子尘。春蛙秋蝇不到耳,夏凉冬暖总宜人。岩中清磬僧定起,洞口绿树仙家春。惜哉次山世未显,不得雄文鑱翠珉。

六师夜撤广陵围,积甲芜城一样齐。淮海只今清彻底,更留京观筑鲸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