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

蜂蝶如知春已归,雨余莺亦缕金衣。
东风尽把杨花剪,吹作满城轻雪飞。

作品评述

《春暮》是一首宋代无名氏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以及春天的一些特征和象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蜂蝶如知春已归,
雨余莺亦缕金衣。
东风尽把杨花剪,
吹作满城轻雪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感觉。诗中的蜂蝶和莺鸟都知道春天已经过去了,它们的行为和外貌也在逐渐改变。蜂蝶不再四处飞舞,莺鸟的羽毛也逐渐褪去了春天的颜色。

诗中提到的东风吹走了杨花,将它们剪成了片片飞舞的轻雪,落满了整个城市。这一景象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细节,表达了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主题。它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对季节变迁的感知。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离去和夏天的临近。

这首诗词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的运用,传达了对春天的告别和对新季节的期待,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衮衮利名役,常嗟聚会稀。有心游好景,无术驻残晖。南陌草争茂,西园花乱飞。期君举杯酒,不醉莫言归。

偶寻灵迹去,幽径入氲氛。转壑惊飞鸟,穿山踏乱云。水从岩下落,溪向寺前分。释子游何处,空堂日渐曛。

水绕孤村客路赊。一楼风雨角巾斜。举觞无复问煎茶。夜静曲声初喷竹,酒深烛影细吹花。明朝飞鹭起圆沙。

莫嫌寒漏尽,春色来应早。风开玉砌梅,薰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个里催,清镜宁长好。

棱棱威正肃,浩浩意无涯。雨息风还怒,霜余雪更加。氍毹还席地,薝蔔竞分葩。虎饿豺狼搏,乌穷鸟雀拿。木冰鸣玉佩,檐溜轧芦芽。鹤集疑惊露,羊群忆卧沙。晚餐甘当肉,卯酒薄胜茶。盈尺其多矣,逾旬果是耶。日车行自驾,云障欲何遮。坐想传柑饮,千官从翠华。

昨日寄君诗,诗说心契深。君诗今日来,深于我诗心。期君松不老,我得如蔓草。相依无弃憎,分我风月饱。

春心如杜鹃,日夜思归切。啼尽一川花,愁落千山月。遥怜白玉人,翠被余香歇。可惯独眠寒,减动丰肌雪。

岁阴惨淡不可出,竹榻地炉聊自安。黄叶满山篱落晚,北风吹雨湿荒寒。

累抗气身章,湛恩比上庠。宾筵征稷嗣,家法自扶阳。簪组欢言久,琴壶雅兴长。阴岚冒苔石,轻籁韵风篁。佩玉三朝贵,挥金百虑忘。因知卧商洛,岂胜白云乡。

江峰峰顶人,受法老西秦。法本无前业,禅非为后身。院栽他国树,堂展祖师真。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

仰之弥高,赞之弥坚。瞻之在后,忽然在前。石头重举,隐峰无言。若更不会,三千大千。

妒花风恶。吹青阴涨却,乱红池阁。驻媚景、别有仙葩,遍琼甃小台,翠油疏箔。旧日天香,记曾绕、玉奴弦萦。自长安路远,腻紫肥黄,但谱东洛。天津霁虹似昨。听鹃声度月,春又寥寞。散艳魄、飞入江南,转湖渺山茫,梦境难托。万叠花愁,正困倚、钩阑斜角。待携尊、醉歌醉舞,劝

道堂高绝俯空明,上下跻攀取意行。净阁虚廊人寂寂,鹤声断处忽琴声。

此地无驻马,夜中犹走轮。所以路傍草,少于衣上尘。

世事浮云频改换,月华千古只清新。炎风暑气常侵客,纵有凄风亦可人。

花开亦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可能留少年。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对此嘉树林,独有戚戚颜。抱瘵知旷职,淹旬非乐闲。释子来问讯,诗人亦扣关。道同意暂遣,客散疾徐还。园径自幽静,玄蝉噪其间。高窗瞰远郊,暮色起秋山。英曹幸休暇,悢悢心所攀。

清猿冷冷鸣玉箫,三声西声高树梢。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天寒林深山石恶,行人举头双泪阁。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肠断时。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