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诸庵花光十梅颂

江头千树纷纷,纸上不堪狼藉。
翻思洞口风流,忽见半梢横出。

作品评述

《和诸庵花光十梅颂》是宋代诗人王柏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江头上千树花开绽,花瓣纷纷洒落不堪。回想起来,洞口的风景令人陶醉,突然看见一枝半梢横斜倚出。

诗意:
这首诗以江边的花景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江头上的千树花开,形成了一幅绚烂的画面,但花瓣纷纷洒落在地上,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然而,当作者回想起洞口的景色时,他被那里的风景所吸引,突然间,他看见一枝横斜倚出,这或许是一丝希望的象征,给他以启示和感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花景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江头上的花光形成了一幅绚烂的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丰富。然而,花瓣纷纷洒落在地上,暗示着美好的事物也有离去的时刻,人生中的美好瞬间亦如花瓣一样短暂。然而,当作者回想起洞口的景色,这里可能代表着一个宁静和恬淡的场所,他被那里的风景所吸引,突然间,他看见一枝横斜倚出,这枝梅花也许是一丝希望的象征,它的出现让作者产生了某种启示和感悟。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在短短的几句话中,诗人通过对花光、纷落和横斜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一种富有哲理的意境,引发人们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以简约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变化的洞察和对美好的追求,给人以启示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不能摩项过只园,幻作清芳与世传。排叶爪痕分翠净,吐葩心骨耀丹妍。但迷色界空华相,肯悟宗门直指禅。谁汲野泉临晓浸,瓦瓶插供白衣仙。

急霰打窗纱,正是愁时候。无柰愁多着酒消,反被愁消酒。又灭又明灯,还短还长漏。为问梅花有甚愁,也似愁人瘦。

原西居处静,门对曲江开。石缝衔枯草,查根上净苔。翠微泉夜落,紫阁鸟时来。仍忆寻淇岸,同行采蕨回。

用刀圭。剖昏迷。合和一处怎生携。哩*,哩*。人头落,现虹霓。白莲花朵出青莲。哩*,哩*。

不障庾公尘,那有刘舆腻。堂堂七丈夫,草木一臭味。跻攀亦云足,赏适兴犹未。却呼三翼舟,击汰舞绡翠。苇蒲纷已扫,奁鉴莹新剂。持此寿诸公,空缸一沉醉。

燕兰识字尚聪明,难遣当筵迟暮情。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

灯市通宵沸,朝来解一空。梅边霜似雪,雾外日如虹。句妙元非作,代穷未必工。忽惊家已远,身在大江东。

折得前村雪里枝,殷勤来聘老夫诗。请公静看横斜影,便是当年一字师。

地辟仙龛小亦奇,龛前长泻碧琉璃。我来恰似陶彭泽,鉴景濡毫便赋诗。

杨李书名五季间,江南劲笔俭而寒。临摹更陋唐人笔,不脱兰亭旧界阑。

骄马花骢。柳陌经从。小春天、十里和风。个人家住,曲巷墙东。好轩窗,好体面,好仪容。烛灺歌慵。斜月朦胧。夜新寒、斗帐香浓。梦回画角,云雨匆匆。恨相逢,恨分散,恨情钟。

肆礼虞庠。弘风阙里。降心下问。劳谦让齿。五方耸听。百辟倾耳。济济耆生。莘莘胄子。

斜阳望断水平桥,古柳萧疏已半雕。鱼跃浪花翻水面,雁托烟练束林腰。花时无镪能追骥,月夜有诗堪续貂。回首故乡多少恨,乱山无数路迢迢。

八十蹁跹老阿兄,一窗风雨伴双清。武昌近日音书少,时听湖边过雁声。

家在蓬莱山下住,乘风时到尘寰。双凫偶堕网罗间。惊容凝粉泪,愁鬓乱云鬟。人世风波难久驻,云霞终反仙关。虚无仙路拥归鸾。却随烟雾去,长向洞天闲。

久作灵岩想,重来一洒然。山排几上石,海挹研中泉。句出青云外,禽归夕照边。去城曾几远,能不日盘旋。

招提俯秋水,画手借王维。霜磬递风韵,晓林翻露姿。茶烟邀客竚,帆影唤舟移。它日成归梦,来兴楚子悲。

妖魃肆虐挻馀灾,麦田未麦空黄埃。饥民忍饥守乡土,倚公力挽和气回。梵筵告旱初拜手,补陀仙人已回首。杨枝一麾神受职,雪龙占先效奔走。飞翔作意擅晓昏,膏润趁时救枯朽。人名此雪宗丞雪,祈禳取携屈伸肘。德政可但人间最,大士与徒龙与友。闵雨竞喜雪应祈,今段尤拜天赐厚。

南邻公子夜归声,数炬银灯隔竹明。醉凭马鬃扶不起,更邀红袖出门迎。

休说西来几许年,此身动静莫非禅。须知天理流行妙,不待人言髣髴传。运水搬柴存实则,著衣喫饭即当然。若能默悟真消息,剖破诸空亿大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