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公寄新诗,一一能见录。

出自宋代苏轼的《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

出自宋苏轼的《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

拼音和注音

yuàn gōng jì xīn shī , yī yī néng jiàn l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一一:依次地,一个一个的

新诗:新的诗作。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原诗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

由来有诗书,所以能绝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

扁舟下南来,逸驾追鸣鹄。

遇胜即徜徉,风餐兼露宿。

嗟余偶倾盖,一笑外羁束。

杖策每过从,相携访山谷。

东风披鲜云,绣错出林麓。

松门有时尽,幽景无断续。

崖转闻钟声,林疏见华屋。

衔山馀落景,归迹犹踯躅。

谁云邺下欢,往事不可复。

吾曹二三子,取乐亦云足。

愿公寄新诗,一一能见录。

船头行北归,囊橐有美玉。

尘埃京洛人,亦与洗心目。

诗词推荐

无成底事到天涯,重见春工换柳枝。历尽江山苦行役,归来风雨过花时。驱驰共厌人间世,险阻时闻别後诗。独有穷愁销未尽,一番相见一伸眉。

车轮推太行,尚是驱车路。羊肠只是盘,鸟道缘底过。冰滑不留跟,剑子可斫痕。泥滑不留杖,欲干待斜昏。便说天为岭,便说涧如井。涧道不可扫,輶軨阔于道。二分出壑唇,一分挂岩杪。两趾前后须叠行,欲过仆夫数脱袄。

阁铃无响昼辉迟,短发山巾尽日欹。战蚁群行开蛰后,暝禽相语欲栖时。遥通窦水添新溜,密数庭花记落枝。讼息宽条恩莫报,晚年馀有白云期。

庵成有兴亦寻春,风暖荒莱步始匀。若遇好花须一笑,岂妨迦叶杜多身。

远愁高树共离离,风逆潮声上浦迟。海客市中烟起处,江僧阁外雨来时。船归杳霭唯闻橹,店隐苍茫不见旗。回首南朝今几寺,可堪重咏牧之诗?

玉律阳和变,时禽羽翮新。载飞初出谷,一啭已惊人。拂柳宜烟暖,冲花觉露春。抟风翻翰疾,向日弄吭频。求友心何切,迁乔幸有因。华林高玉树,栖托及芳晨。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晚节从卑秩,岐路良非一。既闻持两端,复见挟三术。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去去勿重陈,归来茹芝朮.

一路桃花愁杀人,柳塘茅屋正宜春。春风不是不相识,不遣春山养病身。

春来求事百无成,因向愁中识道情。花满杏园千万树,几人能伴老僧行。

秫价年平易索醪,西风野店快持螯。门疏杨柳前峰见,瓦上藤花破屋高。时异最伤嫠妇纬,岁寒方重故人袍。小舟待月同归去,横直沙头插短篙。

六帝贻谋圣继明,两宫崇祀上躬行。熙坛初展严禋报,观盥三终孝享成。仰法祖宗尊本始,致隆高厚罄纯精。告虔并荐圆方玉,在涤交充茧栗牲。吉土兆南殊汉畤,景圭迎至协周正。羽旄备物甘泉仗,觚陛层垓委粟营。斋寝累朝思志意,真廷穀旦奉粢盛。八神警跸殴氛沴,九貊梯航入贡菁。

不语看芳径,悲春懒独行。向人微月在,报雨早霞生。贫病催年齿,风尘掩姓名。赖逢骢马客,郢曲缓羁情。

清川曲岸进迟迟,采得菊花三两枝。撚弄秋香斜日下,有怀江国去年时。

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心膂良臣,帷幄元勋,左右万几。暂武林分阃,东南外翰,锦衣乡社,未满瓜时。易镇梧台,宣条期岁,又西指夷桥千骑移。珠滩上,喜甘棠翠荫,依旧春晖。须知。系国安危。料节召、还趋浴凤池。且代工施化,持钧播泽,置盂天下,此外何思。素卷书名,赤松游道,飙驭云軿仙可期。湖

望层霄、五云开处。屏星光射螺浦。复来七日冬将至,恰则岳神生甫。梅半吐。试索笑巡檐,稍稍香风度。花娇欲语。问昔日治平,吴公无传,今请为公歌襦袴。□□□,玉粒家家丰贮。因人岂关天数。金城千里谁能护,前召又逢后杜。□□□。见说道、长安新筑沙堤路。班催鹭序。春色醉

商洛近京师,才难赴幕时。离歌纷白纻,候骑拥青丝。会喜疲人息,应逢猾虏衰。看君策高足,自此烟霄期。

官曹邂逅得情亲,一赋松斋遂绝尘。天禄校书元有路,甘泉第颂可无人。江山兴味不知老,芋栗生涯未觉贫。我欲邀君寺南住,春风聊与杏花邻。

杨陆前游迹未孤,凭偿宿债与江湖。他年滇蜀归来日,骑象骑驴索两图。

梅山昔扣五通仙,曾许英雄第一签。恰遇尘埃当扰扰,如何泥泞尚淹淹。若非推入高宗梦,须是遥分太史占。他日崧高咏申甫,一香先为大王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