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山

山为浮来海莫沈,萧梁曾此布黄金。
梵僧亲指耆阇路,帝女归传达磨心。
地控好峰排万仞,涧馀流水落千寻。
灵踪断处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转深。

作品评述

《浮槎山》

山为浮来海莫沈,
萧梁曾此布黄金。
梵僧亲指耆阇路,
帝女归传达磨心。

地控好峰排万仞,
涧行流水落千寻。
灵踪断处人何在,
日夕云霞望转深。

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是浮木草木漂浮在海上无法沉没,
在萧梁之时曾在此处撒下黄金。
梵僧亲自指示着耆阇路,
帝女返回传达着磨心之道。

地势控制着峰峦,这些崇山峻岭排列数万丈,
溪水如细线般一千尺垂落。
灵踪消失之处人们何以在,
日夜之间云霞在天空中逐渐转深。

诗意和赏析:
《浮槎山》是宋代佛家高僧释用孙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人运用山与海的隐喻,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幻的主题。诗中的山象征人类的一生,而海象征世俗的纷扰,山是浮来海莫沉,暗示着人生中的起伏和浮沉。诗中的萧梁曾于此地布黄金,表达了生命的宝贵和无价,黄金暗示着精神财富和内心的光辉。梵僧指引耆阇路,帝女传达磨心之道,意味着智慧和心灵的修行。

诗词中山的地势控制着峰峦,溪水如细线一般垂落,给人展示出大自然的壮观和无穷的力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灵踪断处人何在,意味着在生命的追求中,所追求的真正价值在哪里。日夜之间云霞逐渐转深,暗示了人生的变幻和世事的无常。

整首诗意境清新而深远,意境隐晦但引人深思。通过对山和海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诗人运用精练的语言,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使读者被引领进入一个思考人生和宇宙的空灵世界。

诗词推荐

发言先要心无愧,遣事应须理处长。莫学里干无信者,从朝至暮错商量。

人远言都废,身闲道转迂。是非才一马,多少但双凫。学稼惭农老,还山笑客逋。嘶蝉何所谓,相伴据庭梧。

西南自是贤俊府,衰老思归谩留许。舂禾磨麦非平生,子孙便推我作古。贤哉与可诗中杰,笔墨余功散缯楮。南阳诸谢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一时与我俱作客,白发苍颜愧非伍。儒术真传汉太翁,风流未减晋诸庾。两家尚有往还帖,旧集脱遗应可补。明窗展卷清泪滴,恍然似与故人语。

蜂撩蝶嬲不相饶。

宛转回文锦,萦盈连理花。何须郭忠恕,匹素画缫车。

泪沾双袖血成文,不为悲身为别君。望鹤眼穿期海外,待乌头白老江濆。遥看逆浪愁翻雪,渐失征帆错认云。欲识九回肠断处,浔阳流水逐条分。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寄迹双溪上,秋声动远林。断云流影薄,过雁云痕深。旧馆生离思,新愁阙寄音。到头俱梦事,俯默一长吟。

好事客。宫商内、吟得风清月白。主人幸有豪家意,后堂煞有春色。花压金翘俏相映,酒满玉纤无力。你若待我些儿酒,尽吃得、尽吃得。

乱云堆里结孤茅,云作斋粮石作巢。老衲有时闲不得,数声清磬落松梢。

涧暗泉偏冷。岩深桂绝香。住中能不去。非独淮南王。

白玉毬团青玉枝,幽芳不恨见春迟。酴釄过后榴花末,管领风光更是谁。

鼻孔随人走,日中忽见斗。踏定太冲脉,壁上挂著口。

簇簇青莲满意开,老僧夸说旧栽培。尘埃不涅花心性,净客原从净士来。

望望梧桐一划齐,山深曾是凤来栖。只今吾道非耶是,更有何人歌凤兮。

空色无边际,离垢摩尼圆。能依实相用,助发有龙天。

千叶团团一尺余,扬州绝品旧应无。赏传莒国迁钟虡,移忆胡僧置钵盂。丛底留连倾凿落,瓶中捧拥照浮屠。强将绛蜡封红萼,憔悴无言损玉肤。故相林亭父老知,出群草木尚何疑。无多产业残花药,几许功名旧鼎彝。丰艳不知人世别,佳名新换使君诗。明年会看花尤好,剥尽浮苞养一枝。

弱羽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

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牛首横前,方山傍住。正传阁上一观,不觉双眉陟聚,秦淮一带西流去。

挂冠大谷肯于时,飣坐风流特地奇。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齿偏知。卖浆碎捣琼为汁,解甲方怜玉作肌。老子醉来浑谢客,见渠倒屣只嫌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