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题

地平如席草如茵,年少将军酒半醺。
朱鬛马穿人影过,绿杨枝逐箭锋分。
旌旗色映宫墙柳,鼓角声飘海外云。
何日鲸鲵俱授首,普天偃武共修文。

作品评述

《缺题》是明代作家支渭兴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地平如席草如茵,
年少将军酒半醺。
朱鬃马穿人影过,
绿杨枝逐箭锋分。

旌旗色映宫墙柳,
鼓角声飘海外云。
何日鲸鲵俱授首,
普天偃武共修文。

中文译文:
地平如一块席子,草地茵茵如毯。
少年将军,半醺醉酒。
红鬃马穿过人影,
绿杨枝随箭锋分离。

旌旗的颜色映照宫墙柳树,
鼓角声飘荡在海外的云端。
何时能够使鲸鲵都献首,
让全天下停止战争,共同修养文化。

诗意:
这首诗以儿时玩耍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将军少年时的醉酒场景,表达了对战乱和战争的忧愁之情。诗中的地平如一块席子,草地茵茵如毯,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然而,将军少年过往的烟云和战争的阴影仍然存在。诗中通过描绘朱鬃马穿过人影、绿杨枝随箭锋分离等形象,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以及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

赏析:
《缺题》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明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的地平、草地和绿杨枝等自然意象与战争的描写相对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

诗中的旌旗、鼓角等战争元素,与宫墙柳树、海外云等和平元素相映成趣,展现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痛惜。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能够结束,人们能够共同追求文化修养的期盼。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隐喻的运用,将对和平的思考和对战争的反思融入其中,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体味到作者对于社会和人性的关切。

诗词推荐

从渠罗袜印香泥,偷乡阶前问柳枝。昨日看郎来击马,杏花亭北立多时。

力学衰犹进,治生晚不雠。操心元自定,忤俗果何由。涂抹余千纸,浮沉等一沤。忍穷兼耐辱,失笑未包羞。

揆子初度日,抚杯拟歌辞。衰龄逾五十,敢必登古希。自传始迁固,志铭传牧之。谛观子俨疏,直与浮世违。靖节百世师,汝无轻笑嗤。讳之宁免殁,不讳达者为。假我以耆艾,年年续斯诗。

泰华当公署,为官兴可知。砚和青霭冻,帘对白云垂。峻掌光浮日,危莲影入池。料于三考内,应惜德音移。

映水芙蓉簇绛霞,水边开宴坐临花。秋娘老去风流尽,系臂犹悬一缕纱。

中秋不见月,空传江左诗。阴晴定俱尔,离合政关兹。亦复婆娑否,还成赋咏为。溪南旧游地,谁与共襟期。

倾国可能胜效国,无劳冥寞更思回。太真虽是承恩死,只作飞尘向马嵬。

榜前潜制泪,众里自嫌身。气味如中酒,情怀似别人。暖风张乐席,晴日看花尘。尽是添愁处,深居乞过春。

洁陈斯人,昭格惟社。神歆以饫,宰入其馂。清歌振晓,叶气流春。永锡祚嗣,以渥孙民。

楚聘宣尼欲道光,是时陈蔡畏邻强。庸谋但解遮贤路,不解迎贤谋自昌。

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菖叶与葵花,也相饶、也□羞妒。主人著意,何必念登高,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

雨带苍烟,须粘残雪,几年今日秋崖。梅花篱落,不减旧情怀。更觉神仙有分,一条冰、羽客官阶。朝真外,研朱点易,风露滴松钗。蓬莱。清浅未,吾将游戏,月坞云齐。已相期汗漫,鹤蜕青鞋。一念人间尘土,为雏孙、留醉茅柴。今而后,村书杂字,尽有老生涯。

客瞄千万端,攻吁愁不出。谁能事低首,挥杯送白日。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莺声寂。春风欲去难踪迹。难踪迹。几枝红药,万金消得。青铜镜里朱阑侧。照人也似倾城色。倾城色。一尊莫负,赏心良夕。

燕公提在笔,万象入陶冶。公今真心之,信是渥洼马。当年劝天眷,愕睨肉食者。珥貂汉廷臣,往往富平下,朅来楚江城,百事聊复且。传闻九门开,裳佩翼如也。岩廓正需公,料理及闲暇。不然坐玉堂,堵立看挥洒。胡为尚居东,一麾凡屡假。忆昔从公游,端门正槐夏。午骑联轻肥,晨班

书来远自薄寒山,缭绕洮河出古关。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车边。

故人诗未报,恨恨复经年。梦去长江路,心知宝所天。孤情岩桂老,逸思暮云传。无奈缨緌累,犹乖方外缘。

山深景最幽,正为幽人设。获此一段奇,天意亦特达。水清濯吾缨,竹劲抱高节。凿池为延客,筑室相娱悦。故人来清风,莫逆友明月。雅与仙境连,迥隔红尘绝。此乐只自知,切勿下人说。

小楼向晚,正柳锁、一城烟雨。记十里吴山,绣帘朱户,曾学宫词内舞。浪逐东风无人管,但脉脉、岁移年度。嗟往事未尘,新愁还织,怎堪重诉。凝伫。问春何事,飞红飘絮。纵杜曲秦川,旧家都在,谁寄音书说与。野草凄迷,暮云深黯,浑自替人无绪。珠泪滴,应把寸肠万结,夜帷深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