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庚戌中秋夜与同官相期於月下既为顽云障

散怀谁与俦,风月兹吾赏。
好景会人心,宿约每不爽。
蓐收溅明河,玉露洗穹壤。
肃肃夜气寂,皎皎素沆漭。
飞出未半弓,已照天地广。
兹夕岂易得,久矣俟清赏。
云师谁尔忤,屏翳蔽虚敞。
万事不可必,变化如反掌。
太清一滓秽,幽娥动悬想。
谁为披层霄,快哉心技疗。
闻君洗瓦盏,倒榼有余盎。
何当数列炬,酣歌散清响。
有月固来游,无月须一往。

作品评述

【原题】:
建炎庚戌中秋夜与同官相期於月下既为顽云障空不可人意作诗以纪之得赏得二字

作者介绍

冯时行(?~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壁山(今四川璧山)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江原县丞,知眉州丹稜县。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以政优召对,因反对和议,出知万州。十一年,又因不附秦桧免官,遂居缙云山中,授徒讲学。桧死,二十七年起知蓬州,二十九年,知黎州,三十一年,知彭州(《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二○、一四二、一七六、一八二、一九二)。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官。有《缙云集》四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散佚,明嘉靖中李玺刊爲《缙云先生文集》四卷,卷一至三爲诗。事见《缙云先生文集》附录宋蹇驹《古城冯侯庙碑》,《宋史翼》卷一○有传。 冯时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缙云文集》爲底本,校以清赵氏小山堂抄本(简称小山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卷四。

诗词推荐

坎泽祠容备举,坤坛祭典爰申。灵眷遥行秘躅,嘉贶荐委殊珍。肃礼恭禋载展,翘襟邈志逾殷。方期交际悬应。(下一句逸)

爱公池馆得忘机,初日留连至落晖。菱暖紫鳞跳复没,柳阴黄鸟啭还飞。径无凡草唯生竹,盘有嘉蔬不采薇。胜事阆州虽或有,终非吾土岂如归。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十年三令尹,王事厄还期。只为生人重,非贪死节奇。冷云回雁处,妖雨泣鹃时。提得英魂在,邦侯一片碑。

化工见弹太早计,端为失明能著书。迩来似天会事发,泪睫见光犹陨珠。喜公新赐紫琳腴,上清虚皇对久如。请天还我读书眼,愿载轩辕讫鼎湖。

丐客鹑衣立户前,岂知侬自窘残年。染人酒媪逋犹缓,且送添丁上学钱。

危阁压山冈,晴空疑鸟行。胜搜花界尽,响益梵音长。有月堪先到,无风亦自凉。人烟纷绕绕,诸树共苍苍。榻恋高楼语,瓯怜昼茗香。此身闲未得,驱马入残阳。

岭峤转和气,英荡挟新凉。登车揽辔慷慨,风采肃台纲。第一澄清官府,次第咨询民瘼,余事到囷仓。谨勿养稂莠,莠盛稻苗伤。金芝秀,蒲涧碧,荔枝香。此中风味不恶,暂借使星光。毋薄炎荒瘴海,曾著广平李勉,归去□平章。唤起昔贤梦,千载续遗芳。

玩水登山无足时,诸仙频下听吟诗。此心不恋居人世,唯见天边双鹤飞。

春风去我孰能留,寒疾闻君顿已瘳。示以斜斜并整整,故知莫莫复休休。

英英蓬省郎,表表秋官属。剑佩行青霄,扬且鬓双绿。掉头不肯住,去作新安牧。班班莱氏衣,粲粲学了服。归来拜郎罢,堂前问凉燠。新从天上来,犹带书传馥。问汝得人谁,袖有两图轴。骊龙挟风雨,闪电注两目。甲累独何术,能使同豭鹜。三十六修鳞,群鲰荡相逐。亦有曳其轮,中行

赵妹生儿身七尺,倚天剑称切云冠。长人自惜声名达,志士宁令捍格难。墨翟商瞿心总厚,司空城旦术何残。还将格律成吟咏,作者应须为尔叹。

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夙闻蕴孤尚,终欲穷幽遐。暂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

地水火风,因缘会同。见闻知觉,门户疏通。随宜而得用,及尽而亡功。明白机轮还自转,相逢谁识大家翁。

大舜与人同好恶,以人从欲得安乎。能知富贵寻常事,富贵能骄非丈夫。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春令夙所奉,驾言遵此行。途中却郡掾,林下招村氓。至邑无纷剧,来人但欢迎。岂伊念邦政,尔实在时清。短才滥符竹,弱岁起柴荆。再入江村道,永怀山薮情。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迹与素心别,感从幽思盈。流芳日不待,夙志蹇无成。知命且何欲,所图唯退耕。华簪极身泰,衰鬓

真见实不见,当台镜中面。元是本来人,不著求方便。

间空中忽有报应,遂作丹灶为冈,清洋蟠绕,昔居王远家庄。八山耸翠,四水聚贤良。五彩祥云覆罩,三天上、仙韵琅琅。金童报,九霄传送,无外我容光。空生初请问,真如善应,大法空王。演苦空般若,左右圆方。立教分乘引度,通十地、诸圣藏岁。虚空里,希夷大道,洗劫永无疆。

尚恨山前尘土侵,去耕山后白云深。下泉不使苞稂秀,夫子宁忘济物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