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杂感诗

尼父立言敦礼乐,能仁垂训励慈悲。
堪嗟世路营营者,狡佞贪残都不知。

作品评述

《湖西杂感诗》是宋代释智圆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尼父立言敦礼乐,
能仁垂训励慈悲。
堪嗟世路营营者,
狡佞贪残都不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叹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尼父,指的是僧侣的父亲,他坚持言说要弘扬礼乐之道,以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鼓励他们拥有慈悲之心。这体现了尼父的高尚品德和对道德教育的重视。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叹息。他说世路上的人们纷纷忙碌,却对尼父的教诲漠不关心,对于善恶的区分并不了解。他们中有些人狡猾奸诈,有些人贪婪残暴,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和错误。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追求仁爱和慈悲的呼唤。它呈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价值的思考,同时也对社会风气的冷漠和堕落感到遗憾。它提醒人们要重视道德教育,培养慈悲之心,以期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和善良的社会。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推荐

会看虚空七宝圆。能开寂静六华轩。希夷微妙在坤乾。理透阴符三百字,搜通道德五千言。害风一任害风虔。

绿阴团里和吟声,幽事相关雨未晴。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

剑栈高寒潦水空,儿心片片趁归鸿。喜闻禅观如黄薜,想见仙风过赤松。利慾无厌骑鹤客,功名有定赋狙翁。万锺不博斑衣乐,已判身为邴曼容。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向玉霄东望,蓬莱暗霭,有云驾、骖风驭。行尽九州四海,笑纷纷、落花飞絮。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八表神游,浩然相对,酒酣箕踞。待垂天赋就,骑鲸路稳,约相将去。

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长是蛾儿作队行,路转风吹去。十载庆元宵,满耳番腔鼓。欲识尊前太守谁,起向尊前舞。

百年访古此徘徊,更上山椒扫草莱。一脔地腴胡马瞰,数围天险化龙开。时闻营籍传谣曲,谁见祥宫离劫灰。李白不生王谢歇,西风日落凤皇台。

东风吹动看梅期,箫鼓联船发恐迟。斜日僧房怕归去,还携红袖绕南枝。

食少支撑惟恃粥,力衰举动辄须人。谁知造物犹遗漏,拥鼻高吟又一春!

南轩北牖又东扉,取次园林待我归。当路莫栽荆棘草,他年免挂子孙衣。

清和天气属良辰,芳事枝头迹已陈。閒涉小园销永昼,尚留红药殿余春。栽培元是根宜地,幻化须知花有神。约定明年身更健,诗篇又见一番新。

受命笼齐鹄,交欢献楚王。惠心先巧辩,戢羽见回翔。意适清风远,忧除白日长。度云摇旧影,过树阅新芳。直取名翻重,宁唯好不伤。谁言滑稽理,千载戒禽荒。

午梦缠绵卧起迟,晚山相对一支颐。飞花欲尽春归后,啼鸟不惊人静时。好雨每遭风废阁,夕阳仍受月侵欺。同曹尚忆刘郎在,曾爇银镫夜赌棋。

山未为高水未深,贱非泥土贵非金。自来一种平怀看,到老何曾有二心。

宝祐丙辰榜,季世尚词章。功业已衰谢,气概独堂堂。壮士死海岛,尤胜死雒阳。遗翰落人间,姓字透纸香。甲子行一周,复见文运昌。遗黎存一二,往事空茫茫。寒灯客窗梦,飞堕碙山洋。留眼看中原,且勿悲故乡。

承天观里开图画,吴越山河一览中。半夜月明湖水白,五更日出海门红。彩船春晚笙歌歇,粉堞风高鼓角雄。十二阑干都倚遍,归心飞过大江东。

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有时妆成好天气,走上皋桥折花戏。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斗量明珠鸟传意,绀幰迎入专城居。长鬟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从郎西入帝城中,贵游簪组香帘栊。低鬟缓视抱明月,纤指破拨生胡风。

明月韬光甓社湖,发挥千载赖耆儒。清江曲就无人识,来往横塘一鄙夫。

笑揖索酒罢,高吟关关鸠。至今此篇诗,狼籍在床头。

秋风送尽炎威,日色凄凉半掩。皇天不断春工,红我芙蓉万点。

珠帘深。玉人天上传清音。传清音。云横新雁,梅落寒林。琴声奏梅花词。□□□□□□□。□□□□□□□。□□□。谢家庭院,寿酒频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