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罗绮满城春欲暮。
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
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
争教我悲无欢绪。

作品评述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赏析

  【定风波】的开头是“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是说穰城里虽然“罗绮满城”花花绿绿,但是春天已近逝去,于是到百花洲上寻找春天的美好景色。百花洲上的景色是怎样的呢?“浦映□花花映浦”,美极了。“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这种美好境界无边无际,走进去好象突然走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去“世外桃源”的路上的境界一般。这上片,字面上的意思是,城里的春天景色即将逝去,没什么好景致,到城外游咏之地寻美景吧;而那里,景致确实很好,真如世外桃源一般。换句话说,对城市的生活已没什么兴趣,必须离开城市,到山林原野之间去,那里远比这表面繁华的城市生活来得好。这表明了范仲淹对官场生活已经厌倦,对表面稳固的朝庭存在着反感,想离开朝庭,离开官场,寻找他途,退隐归田去,希望过陶渊明式的生活。(我想,这可能就是他屡次请贬的原因之一。)这是上片的思想感情的实质。所以,下片紧接着说:“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替自己的这种思想进行辩解,认为他想这样做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最后说,“莺解新声蜨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在词的意境上是写对景色的欣赏,实际上是表白自己去退隐归田是很愉快的、很乐观的、很自然的。

  这首词,反映了范仲淹在仕途受阻、政见受挫之时,其本阶级(中、小地主)软弱的一面的作用下,有退隐的念头,乍看起来,这种念头是不符合范仲淹的思想实际的。范仲淹“每感激天下事,奋不顾身”(宋史),“公少有大节,其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趍舍,其所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范文正公集》《褒贤集:神道碑铭》)可是我认为,范氏的世界也是有矛盾的,以上所引的活只道出了它的一面(而且是主导一面)。范仲淹消极低沉的时候也是有的,只是不很严重而已。这是因为他是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他所代表的阶级——中、小地主——在当时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地位都是不巩固的,虽然有上升的积极要求,却是很软弱的;他所处的时代是沉闷的时代。(关于范仲淹有积极一面和消极一面,从以上分析的三首词中亦可看出来,上面的分析也或多或少作了些说明,读者要更进一步了解这种两面性的具体情况,实质和根源,可参阅马茂元的《范仲淹的词》一文,我完全赞同马氏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也许有人会说,他既然在五十七岁左右有这种消极退隐思想,可是他在58岁时怎么能写出《岳阳楼记》这样积极的散文呢?不错,《岳阳楼记》是篇积极的作品,但我正要以它作为旁证,说明范仲淹在知邓州时(五十七、八岁)思想上消极面积极极面有着激烈的斗争,而斗争的结果是积极面占了上风。《岳阳楼记》写了两种人在洞庭湖两景色面前所表现的两种不同情绪,实际上与他自己的思想有关。他年轻时,生气勃勃,积极进取。后来三遭贬职(知邓州就是其中一次——知邓州前充边任),知邓州时,年纪老了,由此,他有一些消极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岳阳楼记》最后强调“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自己的矛盾着的两种思想倾向对立斗争的结果,积极一面占了上风了,他过去一贯的积极处世的思想复活了。所以他在末了说:“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否定了消极一面,希望、鼓励自己向古仁人看齐,希望、鼓励自己比古仁人更进一步。他在这时思想斗争的结果是积极一面占了上风,但当时的消极一面却在【定风波】中记录下来了。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创作背景

  题为“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白花洲”。穰,即穰县,故城在河南邓县外城东南隅。“百花洲”在河南邓县城东南隅,范仲淹营为游咏之所,大概是穰城(即穰县县城)的郊区。范仲淹五十七岁知邓洲,五十八岁时曾写《中元夜百花洲作》一诗,其中有“百花洲里夜忘归”句,故【定风波】定是五十七岁之后的作品,是记常游百花洲之事而抒己之志的作品。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依,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毛羽摧落身不肥。裴回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惠性匪他。凌风一举君谓何。

旷达

万一天填恨海平,羽安稳贮云英。仙山楼阁寻常事,兜率甘迟十劫生。

旷达

老怯霜风尽日眠,素屏纸帐拥蛮毡。为君小试回春手,便似暄妍二月天。

旷达

庭无十步广,有竹才百个。子时哦其间,宾友或来和。琴壶置於傍,图籍亦在左。谁怜修修影,只畏寒日过。谁怜青青枝,下有暗叶堕。我期霰雪时,来听幽声卧。应当为设榻,勿使赏心剉。持以报主人,此兴不可破。

旷达

南岳去天才尺五。荆溪笠泽相吞吐。十日一风仍再雨,宜禾黍。秋成处处宜禾黍。坊市万家连岛屿。长杨□□□□□。□□□□□□□。能歌舞。刘郎不□□□□。

旷达

千里好山云乍歛,一楼明月雨初晴。

旷达

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雷声匪君车,犹时过我庐。电影非君烛,犹能明我目。如何琼树枝,梦里看不足。望望佳期阻,愁生寒草绿。

旷达

雪练横空,箭波崩岫。女娲不补苍冥漏。何年凿破白云根,银河倒泻惊雷吼。罗带分香,琼纤擎酒。销魂桃叶烟江口。当时楼上倚阑人,如今

旷达

玉槛瑶轩任所依,东风休忆岭头归。金笼共惜好毛羽,红觜莫教多是非。便向郄堂夸饮啄,还应祢笔发光辉。乘时得路何须贵,燕雀鸾凰各有机。

旷达

了了了了,空空空空,心肝不在臭皮袋中。想见出神似蝉蜕,可能吸露更餐风。

旷达

奇哉离燄烹铅水,清静之中藏奥旨。出没门庭景异常,十洲隐大神仙子。

旷达

贵有空王章,贫无置锥地。冲风窗自语,涴壁虫成字。向隅有知音,阖门接强对。只道庭前柏,西来本无意。

旷达

新赐文舟泛碧澜,扣舷容与得奇观。菱暐簇簇团花锦,荷盖亭亭翠玉盘。

旷达

去国襟怀离别情,夜眠雨驿叹孤征。转头三十年前恨,犹听当时枕上声。

旷达

落魄江湖七十翁,欲持一笑与谁同?萧萧雪鬓难藏老,寂寂蓬门可讳穷?好句尚来欹枕处,壮心时在倚楼中。无涯毁誉何劳诘,骨朽人间论自公。

旷达

高秋风月变新凉,老泪何堪不计双。从此梦魂应逐汝,南云夜夜过鄞江。

旷达

一年秋是桂花开,谁道今年负酒杯。造物小儿真恶剧,痴顽老子久摧颓。清风明月不常有,溪友山翁试与来。夜寂尚怜诗骨在,时能引手作敲推。

旷达

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月下低眉立,灯前抱膝吟。凭君劝一醉,胜与万黄金。把酒思闲事,春娇何处多?试鞍新白马,弄镜小青娥。掌上初教舞,花前欲按歌。凭君劝一醉,劝了问如何?

旷达

宝历垂无极,璿玑转未央。绣楹膏露润,玉殿紫芝香。

旷达

出门秋雨泥漫漫,嗟我后土何时干。官曹事休归舍卧,破屋淅淅西风寒。弱妻倾榼劝我起,稚子笑语争杯盘。我生乐事但如此,为尔一醉愁肠宽。仕途翩翩鬬巧捷,华裾鲜縠相追攀。老来百事觉羞耻,懒伴儿女涂铅丹。贾郎豪华独异我,粉腮玉指双鸦鬟。清眸侑酒醉百盏,肯咀贫瓮寒虀酸。

旷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