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阳村舍

荒林寄远居,坐卧见樵渔。
夜火随船远,寒更出郡疏。
雪迷登岳路,风阻转江书。
寂寞高窗下,思乡岁欲除。

作品评述

寻阳村舍

荒林寄远居,坐卧见樵渔。
夜火随船远,寒更出郡疏。
雪迷登岳路,风阻转江书。
寂寞高窗下,思乡岁欲除。

诗人张乔在《寻阳村舍》一诗中,描绘了自己寻找遥远乡村的孤寂旅途和思乡之情。

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离开繁华城市远居荒林的寓意。他在这寂静的环境中,坐卧间见到了樵夫和渔民,这些质朴的生活方式和与自然的亲近使诗人体验到了一种宁静和自由的感觉。

继而,诗人描绘了夜晚船上的篝火随着船的移动逐渐远去的景象,这景象在夜幕下形成了一幅寂寞的画面。他在远处看到了郡府的灯火稀疏,给人一种冷落的感觉。这一切都增加了诗人孤独的气息。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冬天登山路上被积雪所遮蔽的景象和风阻黄河船只的情景,增加了一种艰难的氛围。他还提到因为风雪的原因写信转交到江州很困难。这也暗示着诗人的离乡之苦。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寂寞地坐在高窗下,思乡愈发强烈。他在异乡思念家乡,盼望岁月能够过去,早日回归故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和家乡的温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以及离乡之苦。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香火的期待和思念。

作者介绍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诗词推荐

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长桥可避南山远,却恐难防是最灵。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牡丹花下连宵醉,今日闲看黑牡丹。得此躬耕东海曲,一贫无虑百忧宽。

山谷青石牛,自负万钧重。八风吹得行,处处是日用。又将十六口,去作宜州梦。苦忆新老人,是我法梁栋。信手斫方圆,规矩一一中。遥思灵源叟,分坐法席共。聊持楚狂句,往作天女供。岭上早梅春,参军慙独弄。

剑阁缘云拂斗魁,疾风生树过龙媒。前程憩罢知无益,但是驽蹄亦到来。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丰年物物总欣驩,不但人和畜亦蕃。簸处金肤肥彘母,春余珠屑饱鸡孙。

早是清和便束装,只今庭叶报新凉。山应险尽饶宽大,水欲平来尚激昂。已服官常犹潦草。未纾民力要商量。鲜于司马经行处,文物彬彬意绪长。

岁序忽云夏,青春去安归。天清风气朗,游子怀芳菲。碧湖泛我舟,轻云湛晴晖。入谷山寂寂,缘溪水围围。悠然得幽憩,丹葩耀岩扉。鸟声自歌呼,竹色相因依。举觞伫遥念,日月如梭飞。平生静中愿,岁晚无相逢。

本师不得已,强为我著书。知尽百虑遣,名存万象拘。如何工言子,终日论虚无。伊人独冥冥,时人以为愚。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浮云卷尽秋天高,月光照水翻金涛。临溪酌月羞溪毛。举杯未饮欲谁酬,兹非沈谢须刘曹。

云兴沧海雨凄凄,港口阴情更不齐。百世流传三尺剑,万家辛苦一张犁。鸡鸣故国天将小,春到穷檐路不迷。宿愿尤存寻好句,希夷大笑石桥西。

酒醒愁难醒,春归客未归。莺啼花雨歇,燕立柳风微。世路多殊辙,人生贵识机。低头饱一粟,仰首愧云飞。

月沉霜已凝,无梦竟寒灯。寄世何殊客,修身未到僧。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借问曹溪路,山多路几层。

兰陵山下翠烟浮,溪水潺湲九曲流。落尽江梅闻铁笛,烟波何处问垂钩。

荒寺疏钟解客鞍,由山东畔白烟寒。望都风土连唐县,翁媪排门带瘿看。

儿歌杨柳叶,妾拂石榴花。(见《纪事》)松门待制应全远,药树监搜可得知。(《文昌杂录》云:唐宣政殿为正衙,殿庭东西有四松,松下待制官立班之地,旧图犹存。殿门外有药树,监察御史监搜之位在焉。唐制:百官入宫殿门,必搜,监察所掌也。至太和元年,监搜始停)髻鬟峨峨高

小院一枝梅。冲破晓寒开。晚到芳园游戏,满袖带香回。玉酒覆银杯。尽醉去、犹待重来。东邻何事,惊吹怨笛,雪片成堆。

多难分离久,相思每泪垂。梦归残月晓,信到落花时。未必乖良会,何当有后期。那堪楼上望,烟水接天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