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和方子公童字》
拼音和注音
fāng shēng lǎo wèi kè , wǎng wǎng xiá qīng t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往往:(副)常常;指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近]经常。[反]偶尔。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方生老为客,往往狎青童。
下马揖平头,兴发如飙风。
瘦骨载野心,一饮百馀钟。
微波照颠影,线偶系虚空。
十阄七负觥,脱冠语篁丛。
从君文字饮,辜负石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