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亳州林待制

湖海相望阙寄声,云林过雨未全晴。
青衫作吏非前日,白首论文笑後生。
似听儿童迎五马,稍修书札问专城。
一闻苦李蒙庄句,不复人间世後名。

作品评述

《寄亳州林待制》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林待制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湖海相望阙寄声,
云林过雨未全晴。
青衫作吏非前日,
白首论文笑後生。
似听儿童迎五马,
稍修书札问专城。
一闻苦李蒙庄句,
不复人间世後名。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开篇,通过描述湖海相望的景象,把诗人思念之情寄托其中。湖海的辽阔使得声音得以传遍远方,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声传到亳州的林待制那里。

接着,诗人以云林过雨未全晴的形象,暗示了友人身处的境况并未得到完全的明朗。这里的云林可以指代友人所在的地方,雨未全晴则意味着友人所面临的困境或挫折。

第三、四句是诗人对友人的表述,他说友人曾经穿着青衫从事官职,但如今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青衫作吏非前日,白首论文笑後生。这里表达了友人在官场中历经沧桑,白发已经论证了他的学问,但同时也带着对年轻一代的自嘲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似乎听到了儿童迎接五马的声音,稍修书札问专城。这里的五马可以指代友人曾经的辉煌和荣耀,而儿童的迎接则象征着友人在他们心中的尊敬和仰慕。稍修书札问专城,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和专注所表示的敬佩。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蒙庄的赞美和对友人后世声名的担忧。一闻苦李蒙庄句,不复人间世後名。李蒙庄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才在当时备受赞誉。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后世名声的忧虑,担心友人的才华可能不再被后人所传颂。

整首诗词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境遇的关心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自身和友人年华渐逝的感伤和对后世传承的担忧。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游丝横路网春晖,落絮飘扬未肯归。绿满郊园梅子熟,昼长庭院燕雏飞。登临供赋山分绣,扶病经时带减围。更向江天买鱼具,轻蓑绝胜芰荷衣。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葵扇秋来贱。阿谁知、初回轻暑,又教题遍。不是琵琶知音少,无限如簧巧啭。倩说似、长门休怨。莫把蛾眉与人妒,但疏梅、淡月深深院。临宝鉴,欲妆懒。少时声价倾梁苑。到中年、也曾落魄,雾收云卷。待入汉庭金马去,洒笔长江衮衮。好留取、才名久远。过眼荣华俱尘土,听关睢、

无路能酬国士恩,短亭寂寂到黄昏。回肠一寸危如线,赖得商山未有猿。

俯仰觚棱十载间,肩舟江海得身闲。平生孤负僧床睡,准拟如今处处还。

谢客吟一声,霜落群听清。文含元气柔,鼓动万物轻。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尘埃徐庾词,金玉曹刘名。章句作雅正,江山益鲜明。萍蘋一浪草,菰蒲片池荣。曾是康乐咏,如今搴其英。顾惟菲薄质,亦愿将此并。

湖上秋风即便浓,倾都人出赏芙蓉。我来自爱青青草,白鹭飞回兴略同。

霜拂金鞍玉坠腰,鸡声催入紫宸朝。何如云壑饱清梦,残月半窗松影摇。

水一塘,(舟仑)一只。(舟仑)头漾漾知风起,(舟仑)背萧萧闻雨滴。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燕子楼台人寂寂,榴花庭院日熙熙。枝头添翠莺先觉,叶底销红蝶未知。

花木重重鹿苑春,萧然一室坐安贫。真乘但要心知法,喜舍无如药济人。增损诸方精古义,窥寻六脉妙通神。长沙旅泊无聊赖,诗乞刀圭养病身。

花开亦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可能留少年。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余寒尚峭。早凤沼冻开,芝田春到。茂对诞期,天与公春向廊庙。元功开物争春妙。付与秾华多少。召还和气,拂开霁色,未妨谈笑。缥缈。五云乱处,种雕菰向熟,碧桃犹小。雨露在门,光彩充闾乌亦好。宝熏郁雾城南道。天自锡公难老。看公身任安危,二十四考。

懒于尘土踏京华,张翰西风久忆家。江上鱼肥应可脍,田家酒熟未容赊。狂踪泛泛浑犹梗,病眼昏昏只俗花。为报王孙早归矣,莫凭芳草浪咨嗟。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如君方此富春秋,未可追寻三迳游。且放子真归谷口,不应马援困壶头。

雨合园林水满地,黄鹂无语鹭频窥。哦吟张日大自好,黜陟与时殊不知。北海定欣真识面,阿连还喜伴成诗。自从诸老凋零后,此事于今更属谁。

银釭斜背解明珰,小语偷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惹桂枝香。

海外三年谪,天南万里行。生前只为累,身後更须名。未得平安报,空怀故旧情。斯人有如此,无复涕纵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