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
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
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作品评述

伐木翻译及注释

翻译
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灵请聆听,赐我和乐与宁静。
伐木呼呼斧声急,滤酒清纯无杂质。既有肥美羊羔在,请来叔伯叙情谊。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缺诚意。打扫房屋示隆重,嘉肴八盘桌上齐。既有肥美公羊肉,请来舅亲聚一起。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有过失。
伐木就在山坡边,滤酒清清快斟满。行行笾豆盛珍馐,兄弟叙谈莫疏远。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粮致埋怨。有酒滤清让我饮,没酒快买我兴酣。咚咚鼓声为我响,翩翩舞姿令我欢。等到我有闲暇时,一定再把酒喝完。

注释
1.丁(zhēng)丁:砍树的声音。
2.嘤嘤:鸟叫的声音。
3.相:审视,端详。
4.矧(shěn):况且。伊:你。
5.听之:听到此事。
6.终……且……:既……又……。
7.许(hǔ)许:砍伐树木的声音。
8.酾酒:筛酒。酾(shī),过滤。有藇:即“藇藇”,酒清澈透明的样子。藇(xù),甘美,或释为“溢貌”。
9.羜(zhù):小羊羔。
10.速:邀请。
11.宁:宁可。适:恰巧。
12.微:非。弗顾:不顾念。
13.於(wū):叹词。粲:光明、鲜明的样子。埽:同“扫”。
14.陈:陈列。馈(kuì):食物。簋(guǐ):古时盛放食物用的圆形器皿。
15.牡:雄畜,诗中指公羊。
16.诸舅:异姓亲友。
17.咎:过错。
18.有衍:即“衍衍”,满溢的样子。
19.笾(biān)豆:盛放食物用的两种器皿。践:陈列。
20.民:人。
21.乾餱(hóu):干粮。愆(qiān):过错,过失。
22.湑(xǔ):滤酒。
23.酤:买酒。
24.坎坎:鼓声。
25.蹲蹲:舞姿。
注释编辑1.丁(zhēng)丁:砍树的声音。
2.嘤嘤:鸟叫的声音。
3.相:审视,端详。
4.矧(shěn):况且。伊:你。
5.听之:听到此事。
6.终……且……:既……又……。
7.许(hǔ)许:砍伐树木的声音。
8.酾酒:筛酒。酾(shī),过滤。有藇:即“藇藇”,酒清澈透明的样子。藇(xù),甘美,或释为“溢貌”。
9.羜(zhù):小羊羔。
10.速:邀请。
11.宁:宁可。适:恰巧。
12.微:非。弗顾:不顾念。
13.於(wū):叹词。粲:光明、鲜明的样子。埽:同“扫”。
14.陈:陈列。馈(kuì):食物。簋(guǐ):古时盛放食物用的圆形器皿。
15.牡:雄畜,诗中指公羊。
16.诸舅:异姓亲友。
17.咎:过错。
18.有衍:即“衍衍”,满溢的样子。
19.笾(biān)豆:盛放食物用的两种器皿。践:陈列。
20.民:人。
21.乾餱(hóu):干粮。愆(qiān):过错,过失。
22.湑(xǔ):滤酒。
23.酤:买酒。
24.坎坎:鼓声。
25.蹲蹲:舞姿。
26.迨(dài):等待。

伐木鉴赏

  历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宴享诗。但诗的作者及创作年代前人没有深考。

  《伐木》和《伐檀》不同,它不是描述伐木劳动,而是由伐木兴起,说到友情可贵。无论亲朋故旧还是新的相识,都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并且常来常往。

  诗共三章,除首章外,都集中笔墨写宴饮。显然是把宴饮当做建立和联系友情的重要手段。

  在抒情方式之选择上,《伐木》的作者采用了一种先迂回后正面的表达方式。诗一开头,就以“丁丁”的伐木声和“嘤嘤”的鸟鸣声,令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止,一切自在自为。只有这伐木之声和悦耳的鸟鸣在空旷的幽谷里回荡。一个孤独的伐木者,一个出谷迁乔去寻找知音的鸟儿,这两个意象在这仙境一般的氛围中被不断地进行视觉和听觉上的重叠和加强:声音使人联想到形象,形象又赋于声音特殊的内涵。从而最终幻化出一个远离现实政治的、借以寄托内心苦闷的超然之境。这一境界是诗人内心的人生理想在潜意识中迂回曲折的表露。同时也是厉王暴政下朝臣们心有余悸、不敢谈论政治而另寻寄托的普遍心态。现实毕竟是现实,随着这一比兴手法的完结,作为政治家的诗人终于强迫自己面对这冷酷的存在世界:“相彼鸟矣,犹求友生。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号召人们起来改变现实,叙亲情,笃友谊,一切从头开始。然后又申之以“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从人情天理处说起,避开政治而为政治,这就是诗人既体察人心,又深谙做诗劝戒之道的地方。

  第二章全然是写人的活动,也就是“求友生”之具体表现。开头用语与首章部分重叠,显得整饬又有变化,读来流转而且自然。这里仍然由物兴起,但只用“伐木许许”一句,其余如对鸟鸣的描述一概略去。论者往往因为“伐木”句与后面的“酾酒”句联系紧密,就误认为它也是“赋”(直陈其事)。其实“伐木”云云,乃相应之词,不止形式上叠合延绵,内容也相仿佛,只是为避免刻板滞重,才作此省略。省略也是变化的方式,有变化才有发展,内容为之深化,形式也愈加富丽多姿。于是出现备办筵席的热闹场面:酒是甘美的,菜肴中有肥嫩羊羔,还有许多其他可口的食物,屋子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可以看出主人的诚心诚意,因为宴请客人,不仅是出于礼仪,更是为了寻求友情。被邀请的客人都是长者,有同姓的(诸父),也有异姓的(诸舅)。诗人希望他们全都光临。“宁适不来?微我顾弗!”“宁适不来?微我有咎!”这是他的担心。由于希望甚殷,就生怕它落空。这种“患得患失”的情绪是真实的,也是感人的。它表明主人的态度十分诚恳,对友情的追求坚定不移。

  诗人还批评了不顾情谊、互相猜忌的不良现象:“既有肥羜”,“於粲洒埽,陈馈八簋”,邀请“诸父”、“诸舅”而“不来”,又于我“弗顾”。这样的局面是不利于重振祖业的政治理想的。

  第三章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第二章的延续和发展,依然写设宴请客,不过用笔极简,旨在“示异”,以免拖沓。“笾豆有践,兄弟无远!”这次邀请是同辈,但酒菜之丰盛,礼节之周到不减于前。联系前面的有关描述,它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无论长幼和亲疏(即诗中所谓“诸父”“诸舅”和“兄弟”)都应互相有爱。这种类似博爱的思想充斥整个诗篇,可以说是总的命意所在。但建议和发展友情的手段却比较单调,用现代的观点来看也未见合适,因为在酒席台上交的朋友多不可靠。也许饮食还是古人主要的交际方式,他们又多以诚待人,布设酒肉圈套,故而被诗人选作表达友情题旨的材料。另外还有反面教训,就是“民之失德,乾餱以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纷争往往由饮食细故引起,要创建和平局面,就得处理好饮食问题。

  后半部分是尾声,似乎由众人合唱,表达了欢乐的情绪与和睦亲善的愿望。三方面的人(主人、来宾和受邀而未至者)团结一致,气氛和谐,令人鼓舞。

  作者还为失去的友情和亲情而振臂高呼,他用饱经沧桑的笔调描绘着自己的希望和要求:普通人之间以诚相待绝不“乾餱以愆”。亲友之间相互理解(“有酒湑我,无酒酤我”)、信任,和睦快乐地相处。人和者政必通,最后,作者又是以一个超越于现实之上的境界结束全诗:在咚咚的鼓声伴奏下,人们载歌载舞、畅叙衷情,一派升平景象。这是作为政治家的诗人中兴周室之政治理想的艺术展示。

  此诗是燕乐歌词,因而它的博爱的题旨可广泛传播,有一定的影响。在艺术上它给人的突出印象有三个方面:一是靠头的比兴部分不仅构成比较鲜明的画面,而且有生动的情节,它既是独立的,又与主题部分联系紧密,这样,主体部分的命意就更加明朗,便于读者和听众感受;二是把被邀的客人分别用“诸父”“诸舅”和“兄弟”指代,覆盖面大,而又意象分明,对表达诗歌的题旨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作者选用词语的匠心;三是结尾表现的场面色彩浓丽,节奏明快,全然是就筵席写筵席,没有穿插“点题”笔墨,却成功地渲染出团结友善的醉人气氛。诗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化作可以闻见景象,因而颇具艺术魅力。

伐木创作背景

  周厉王不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同时也导致王室内部人心离散、亲友不睦,政治和社会状况极度混乱和动荡。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图复兴大业。而欲举大事,必先顺人心。《伐木》一诗,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作。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葎老更安。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

诗经

病觉诗思竭,年华奈若何。乱花欺客恨,黄雾作春魔。地僻交游绝,庭空鸟雀多。乱离从节变,不复叹蹉跎。

诗经

康衢久寂寞,击壤音微茫。南风启箫韶,拜手赓明良。周衰二雅废,凤兮歌楚狂。楚狂已再变,三闾竟哀伤。俯仰千载后,嗟嗟情性荒。梁选尚远思,渊明粹而庄。开元生李杜,我宋推苏黄。宗派亦沦坠,纷纷师晚唐。吟骨不淳古,记魄不自强。雕镂心肺苦,何曾徵宫商。濂翁著和澹,感兴

诗经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为邦复多幸,去国

诗经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诗经

溪翁园客问何如,可讳浮生百计疏。不惮典衣规得酒,长因乞米衒能书。

诗经

花柳萧条行已老,圣贤希阔未尝中。眼看芍药纷纷尽,赖有樱桃颗颗同。尘编何用朝朝看,新酿还须处处赊。好事若能频载酒,不妨时复到杨家。

诗经

城市有深远,为兴远如近。冒暑一来游,政使俗者哂。萧然清净界,软语接支遁。小童敬杖屦,添香拨馀烬。煮饼撷园蔬,徐以茗碗进。窗外得上坡,野意颇无尽。胡床移最宜,清风来有信。静暑荷送气,敲凉竹成韵。夕阳归鸟疾,参差不作阵。古寺忽横烟,巧与画张本。会心忻有得,贪坐

诗经

依约樊川似旭川,郡斋风物尽萧然。秋庭碧藓铺云锦,晚阁红蕖簇水仙。醉笔语狂挥粉壁,歌梁尘乱拂花钿。情怀放荡无羁束,地角天涯亦信缘。

诗经

排险凌空入磴斜,参差金碧倚烟霞。一山门里分三刹,万柳湖边带几家。世人无人吞粟棘,国中有佛吐莲花。凭栏凝望遥天表,数点青山似乱鸦。

诗经

闻到清淮上,还乘清溜回。缘持使者节,难把故人杯。曙盖星衔柳,昏邮雨亚梅。怆离并感昔,都向句中来。

诗经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诗经

白日无谈人,谈人则害生。昏夜无说鬼,说鬼则怪至。

诗经

美人家住汉水滨,夫婿从军久向秦。江口寄书无便使,客中多是洛阳人。

诗经

彻桑那复虑风寒,羁客相逢各好看。谁辦草堂棲子美,会扶藜杖过苏端。

诗经

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新声谁唤出罗帏。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诗经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诗经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诗经

客愁都在斜阳外,凭阑桂香吹晚。乱叶蝉哀,寒汀鹭泊,离绪并刀难翦。牙屏半掩。渐尘扑冰纨,浪收云簟。露入征衣,满襟秋思付诗卷。还思前度问酒,凤楼人共倚,归兴无限。雁影亭皋,蛩声院落,双阙明河光转。田园梦远。叹篱菊初黄,涧莼堪荐。拄笏西风,四山烟翠敛。

诗经

千万年之人,千万年之事。千万年之情,千万年之理。惟学之所能,坐而烂观尔。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