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半庵庆成诗韵

重屋祗承敬勿休,前星主鬯贰凝旒。
度筵九尺陈黄目,助祭诸王白头人。
精意已知通烈祖,仪文元不减圜丘。
两阶屡舞苗民格,何况金穰岁有秋。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与半庵共庆成诗韵

诗意:这首诗以庆祝成诗为主题,作者表达了对祖先和神明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丰收的祝福之意。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王志道创作的一篇庆祝成诗的作品。诗人在略带庄重的语言中,表达了对祖先和神明的恭敬之情,以及对丰收和幸福的祝福之意。

诗中首先提到了“重屋祗承敬勿休”,意味着作者将庆祝的场所布置得十分庄重,吸引人们的参与和敬仰。接着,描述了前来祭祀的人们,他们以庄严的态度和姿态祭祀神明,表达了对祖先的敬重与感恩。诗中还提到了“助祭诸王白头人”,意味着年纪已老的人们亲自参与祭祀,表达了对传统和历史的重视。

其次,诗中提到了“精意已知通烈祖,仪文元不减圜丘”,表达了对祖先智慧和功绩的称赞与敬仰。作者认为祖先的智慧已经为后人所知,祭祀的仪式和规矩也没有丢失,传承得非常完整。

最后,诗中以“两阶屡舞苗民格,何况金穰岁有秋”作结,表达了对丰收和幸福的期盼。两阶舞蹈象征着社会的繁荣,苗民格指的是农民的幸福和安宁。诗人认为,只要有丰收的季节,人们便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整首诗以平仄工整的七言绝句形式呈现,表达庄重而庄严的氛围。通过描绘庆祝典礼和祭祀场景,表达了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幸福和丰收的祝福。整体氛围十分庄重,寓意深远,充满了对祖先和人民的敬意和祝福。

诗词推荐

玉珂经礼寺,金奏过南宫。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慢随飘去雪,轻逐度来风。迥出重城里,傍闻九陌中。应将肆夏比,更与五英同。一听南薰曲,因知大舜功。

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伤情当日班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

今宵何幸宿书林,议论从横感慨深。黄卷具传千古意,青灯照破几人心。狂夫嗜饮夜偷酒,污吏容私昼攫金。尧舜君民旧风俗,凡经几变到于今。

树似新亭岸,沙如龙尾湾。犹言吟溟浦,应有落帆归。

有一种贫儿,不能自营生。若不作客走,即须随贼行。复有一种贫,常时腹彭亨。若有亦不畜,若无亦不营。

诗家九日怜芳菊,迟客高斋瞰浙江。汉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四子醉时争讲德,笑论黄霸屈为邦。

飘零何处是通津,陆有飞蓬水有苹。赋禀但随升斗禄,姓名常后百千人。趋炎未肯施先足,耐冷何须便曲身。祗有鸣埚恐难继,此心端欲避芳尘。

阳灵配德,阴魄昭升。尧坛凤下,汉室龙兴。伣天作对,前旒是凝。化行南国,道盛西陵。造舟集灌,无德而称。我粢既洁,我醴既澄。阴阴灵庙,光灵若凭。德馨惟飨,孝思烝烝.乾道既亨,坤元以贞。肃雍攸在,辅佐斯成。外睦九族,内光一庭。克生睿哲,祚我休明。钦若徽范,悠哉淑

襟带长淮地望崇,勋名当继古英雄。吴人止解依濡坞,晋将才能过八公。可但绥怀边境静,直须经略朔庭空。折冲不必居遐徼,颇牧尤当在禁中。

瘦骨难胜遇节衣,日高催起趁晨炊。病怜榔栗随身惯,老觉屠苏到手迟。一饱但蕲庚癸诺,百年甘守甲辰雌。莫言此外都无事,柳眼梅梢正索诗。

枯樁一语错流传,碍塞平人万万千。百杂碎时须跳出,莫教坐在法身边。

淮海棠阴已著行,却移小队入襄阳。江山尚带戎马气,斋合遽闻编简香。自昔声名满梁楚,向来为政压龚黄。风流高出山翁上,不用擎鞭问葛强。

宦游踪迹信舆台,白首知非愧鲁开。诗卷云烟舒复卷,吏行凫鹜去还来。雨多风伯漫不省,春半花神小有才。谁为痴儿无乐事,眼中秀句绝纤埃。

剪得机中如雪素,画为江上带丝禽。闲来相对茅堂下,引出烟波万里心。

碧天似水元非水,碧水如天不是天。人现非天非水处,君来何处觅神仙。

春江柳色新,别酒易成醺。自厌久为客,难堪又送君。溪晴沙度鹤,地暖水生兮。若到兰亭上,应须吊右军。

南溪抱山流,润气滋林麓。平生归欤心,寄老一堂足。梦破午窗阴,清风在寒竹。

三玄三,五位君臣。说偏说正,分主分宾。未免重添眼里尘。尽情划断,空阔无垠。孤鸿杳杳知何处,门外萧萧落叶频。

玄龙卷雨翻东溟,万华变灭如轻尘。雹拳破瓦万甲疾,只恐天地今无春。东来一马当轩下,云叶眵剥天痕青。云开衡岳韩子到,此事恍惚今难凭。桃源有路不可入,桃花影绝那得寻。喳喳鹊鸣拔鸟起,岂子伟语曰沧溟。联骑瘦蹇踏脆绿,见者谓我椒庭人。瑶琴飞响暗雪瀑,杰句泣画逃山精。

今日永嘉守,复追山水游。因寻莽苍野,遂得轩辕丘。访古事难究,览新情屡周。溪垂绿筱暗,岩度白云幽。过石奇不尽,出林香更浮。凭高拥虎节,搏险窥龙湫。淙潈泻三四,奔腾千万秋。寒惊殷雷动,暑骇繁霜流。沫溅群鸟外,光摇数峰头。丛崖散滴沥,近谷藏飕飗.况此特形胜,自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