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王虐,国人谤王。
出自先秦的《召公谏厉王弭谤》
拼音和注音
lì wáng nüè , guó rén bàng wáng 。
翻译及意思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词语释义
国人:1.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内的人。2.国内之人,全国的人。
辱没了你父亲,这等事不是俺相国人家的勾当。
出自:王实甫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第四本)》
孤家不免点起倾国人马,随后接应,走一遭去来。
出自:张国宾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
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
出自:公羊高的《春王正月》
始知中国人,耽此亡纯朴。
出自:元结的《系乐府十二首。颂东夷》
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
出自:李商隐的《燕台四首。秋》
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
出自:厉玄的《元日观朝》
十年故国人空老,一夜乡心月可怜。
出自:何巩道的《归至芙蓉沙》
闻说新楼冠旧名,国人纵观一城倾。
出自:洪刍的《新楼》
老挂朝冠息故园,国人同叹仲翁贤。
出自:刘敞的《赠致政叶郎中》
南国人龙忽在田,辞荣学道得长年。
出自:张羽(凤举)的《赠某公归田》
原诗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