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挽前人二首

反匶逾千里,平生念母慈。
烟霞连杰观,星斗下平池。
地胜呈金像,神思伏宝龟。
庭前双玉树,昌大可前知。

作品评述

《代挽前人二首》是宋代刘宰创作的诗词之一。这首诗以表达对前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以物喻志,表达了作者对前人的敬仰和对父母的深深感恩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反思和怀念前人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前人的感激和敬仰之情。首先,诗中提到了"反匶逾千里",表达了作者对前人的思念之情超越了千里之遥。接着,作者描述了"烟霞连杰观,星斗下平池",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表达出作者对前人的景仰之情。这里的"杰观"和"平池"可能是具体景点的名称,也可能是作者通过景物的美丽来映射前人的伟大和平凡生活的对比。随后,诗中出现了"地胜呈金像,神思伏宝龟",这里的"金像"和"宝龟"充满象征意味,暗示着前人的伟大和智慧。最后,诗中出现了"庭前双玉树,昌大可前知",通过描绘庭院中的"双玉树",寓意前人的昌盛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以物喻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前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前人的敬仰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和意象都与前人的伟大和智慧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前人的感激之情,并通过景物的美丽来体现前人的昌盛和美好。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对前人的赞美和怀念之情,也唤起了读者对自己家庭和前人的思考和回忆。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春来太半在农畴,邂逅相逢皆饮流。贪看暮烟驰万柳,不知明月上前洲。

梯山航海几崎岖,来谒金陵薛大夫。毛发竖时趋剑戟,衣冠俨处拜冰壶。诚知两轴非珠玉,深愧三缣恤旅途。明日过江风景好,不堪回首望勾吴。

跨马寻春去,未容春便归。山浮天际色,云弄水中晖。绿长千林暗,红无一片飞。茅茨篱落外,惟有菜花肥。

琐窗春暮,满地梨花香。君不归来晴又去,红泪散沾金缕。梦魂飞断烟波,伤心不奈春何!空把金针独坐,鸳鸯愁绣双窠。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人言菖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明窗净几有宿契,花林草砌无交情。夜深不嫌清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嫩如秦时童女登蓬瀛,手携绿玉杖徐行。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休粮绝粒孤鹤形。劲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

十一月新阳排寿宴。黄钟应管添宫线。猎猎寒威云不卷。风头转。时看雪霰吹人面。南至迎长知漏箭。书云纪候冰生研。腊近探春春尚远。闲庭院。梅花落尽千千片。

程旼当年一匹夫,不操三尺正群愚。片言能使争心息,万里江山姓与俱。

文章何物求渠力,诗亦安能使汝穷?春水一池花百本,此生未易报天公。

万井追寒食,闲扉独不开。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梦觉怀仙岛,吟行绕砌苔。浮生已悟了,时节任相催。

饿喙偏生事,空言不疗饥。谁知岁丰歉,实系国安危。世变到极处,人心无藉时。客来谈盗贼,相对各愁眉。

子猷犹爱竹,爱竹意已疏。著脚踏危机,肉相元未除。要识竹情性,顾我求其初。是中傥虚明,处处我与居。公侯胸中竹,不受富贵锄。平生对此君,意足不愿余。炎天憩斯亭,洒洒凉风诸。凉风不可招,招得还踌躇。悠然忽相会,我知还似渠。明朝有公事,此意当何如。

烟林红翠已班班,雨后春工不暇悭。付与笙箫三万指,平分彩舫聒湖山。

玉树参差出,天花顷刻开。先生倚栏处,指点是瑶台。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不向红尘去,闲眠日几回。余花山槿落,小卉海棠开。制解僧初出,凉生客渐来。共言西涧水,经夏起枯埃。

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昔人行役功名误,嗟我何为久未回。落尽繁花有青子,期君烟雨上池台。

虽云早契阔。乃自非同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萧洒桐庐郡,公馀午睡浓。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锺。

竹裹梅花映白头,梅花欲动忆吾州。只今且为梅花醉,试问梅花可忍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