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载双鹤,万卷贮群书。

作品评述

《句》

扁舟载双鹤,
万卷贮群书。

译文:
狭船载双鹤,
万卷存群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一只小船承载着两只白鹤,而船上存放着成千上万本书籍。这个场景象征着作者的求知欲望和对学问的追求。

赏析:
1. 船与鹤的意象:船代表着作者的求学之旅,而白鹤则是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形象,也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之鸟。通过将船与鹤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追求学问的决心与坚持。

2. 万卷贮群书:笔者以“万卷贮群书”来形容船上的书籍。这一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读书的热爱。在宋代,读书人如江左士大常常只能通过船只来取得更多的书籍,所以他们将船也作为真理和知识的载体。

3. 内容简洁而有力:整首诗只有两句八个字,却能够通过简洁有力的意象,表达出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知识的珍视。这种表达方式简洁明了,却透露出深厚的思想情感。

4. 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以浪漫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对学问和知识的追求,并将这种追求与诗人自身的心境相结合。整首诗通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清高和对学识的珍爱,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知识的珍视,展现出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和对美好东西的追求。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山远平田阔,村深古寺幽。屋头支老树,门面闯双流。归翼碧天暮,寒蝉红叶秋。瘦藤聊倚壁,胜处欲迟留。

智力区区不为身,欲将何力助强秦。只应埋没千秋後,更足诗书发冢人。

天下事机别,朝廷局面新。台官迁不定,年号改何频。黜陟由明主,安危仗老臣。祖宗成宪在,即此是经纶。

大星出西方,晱々如明月。儿童惊指示,草木见毫发。夜久斗柄回,人静凉风发。徙倚步中庭,空烟散成雪。

穉柏如婴儿,冉冉三尺长。移根出涧石,植干对华堂。重露恣膏沐,清风时抑扬。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朝夕望尔长,尺寸常度量。知非老人伴,可入诸孙行。想见十年後,檐前蔚苍苍。人来顾汝笑,诵我此诗章。

里社湖山胜,归休十四年。千钟穷燕赏,双剑去聊翩。家有遗经盛,名今太史传。欺心傥容发,天岂许公全。

长松上捎日月宫,昂霄耸壑材甚雄。不肯甘心卧云巘,有时见梦十八公。汗颜血指,那知大匠自有体。斩伐丁丁,朝夕聒人幽耳聋。岂如吾乡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下蟠夭夭矫矫奇奇怪怪之苍松。樛枝半压鲁隐九年之大雪,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何况篱下黄菊

春衣裁剪罢,密叶间秾花。缝到鸳鸯处,行行线脚斜。

游宦忘机久,心源亦自澄。夜听吴苑雨,秋忆洛城僧。木叶惊栖鸟,寒窗暗静灯。何时过竹院,一得问三乘。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画船横绝湖波练。更上雕鞍穷翠巘。霜橘半垂黄。征衣尽日香。钟声云外听。金界青松映。何处是华山。峰峦杳霭间。

鸾鷟无声皇极差,消磨人物百千家。姑苏无限骚人楚,不罪延陵罪浣沙。

故相林亭父老知,出群草木尚何疑。无多产业残花药,几许功名旧鼎彝。丰艳不知人世别,佳名新换使君诗。明年会看花尤好,剥尽浮苞养一枝。

夜半潮声撼客床,卧听柔橹闹空江。惊回倦枕乡关梦,海日烘山上晓窗。

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我年垂四十,安得无华颠。所悲道业寡,汩没无它贤。深惧岁朋颓,宿心空弃捐。视此足自儆,拔之乃违天。留为鉴中铭,晨夕思乾乾。

世情应笑贾生疏,谏草谁传太息书。惟有潞河南柳色,暖风吹上逐臣裾。

晓来庭户外,草树似依依。一夜东风起,万山春色归。冰消泉派动,日暖露珠晞。已酝看花酒,娇莺莫预飞。

胡张三背手张弓,黑李四反身架箭。直饶啮镞古将军,对面髑髅穿一穿。

昔年唱采芝歌,已老头颅柰何。不见飚轮碾处,白云出没常多。

翠树阴阴晚雨回,江山清润绝纤埃。军厨煮酒香初熟,更钓溪鱼斫鲙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