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辙的《题李十八黄龙寺画壁》
拼音和注音
xiōng cì zhēng róng luò bǐ duān , bì tí liú yǔ lǎo fū k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峥嵘:(形)形容高峻,也比喻突出、不平凡:山势~|殿宇~。
老夫:老夫lǎofū年老的男子自称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落笔:落笔luòbǐ下笔书写或作画他在有了生活体验后才落笔画画
胸次:胸间。亦指胸怀。
笔端:(书)(名)笔尖,指由笔端所流露出的诗文绘画的境界或运笔情况:倾注于~|~妙趣横生。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胸次峥嵘落笔端,壁题留与老夫看。
枯槎尚倚春风力,苍竹从来自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