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湖外干戈半绿林,湖边葭薍晚森森。
风霾未放远山出,岚气又连凄日阴。
世乱且同吟啸乐,时来终快扫除心。
天寒况是开炉近,应有佳人赋藁砧。

作品评述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时局动荡的感慨,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湖外的战争已经平息了一半,
湖边的芦苇在傍晚中摇曳不停。
风尘未散,远山依然笼罩在云雾之中,
雾气又连绵不断,使得阴天更加凄凉。

世间纷乱,我愿与诸位一同吟唱欢乐的歌曲,
时机已经到来,终将消除内心的忧愁。
天寒之时,更应该点燃炉火,
期待着有个美丽的姑娘在砧板上赋诗。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动荡世局的触动。湖外的战争已经过去了一半,但依然存在战争的痕迹,使得湖边的芦苇在傍晚时分摇曳不停,给人以凄凉之感。风尘未散,远山依然笼罩在云雾之中,使得天空更加阴沉。作者愿与同道中的诸位一起吟唱欢乐的歌曲,抒发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他相信时机已经成熟,内心的忧愁将会消散。在寒冷的天气中,点燃炉火温暖自己,期待着有个美丽的姑娘在砧板上赋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以景物描写为基础,通过对战乱世局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忧愁的排解。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季节和自然景物的意象,将个人感受与社会背景相结合,使得诗词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疏烟明淡雨膏如。青入烧痕初。开到无言桃李,春事喜敷腴。随杖履,有琴书。酒盈壶。风前花下,睡起醒时,着我篮舆。

寂寂钟鱼冷,松楸蔽杳冥。云侵晴路湿,衣染晚岚青。天未生人物,山应销地灵。何祠香一瓣,遗恨满空庭。

壶山相对自童儿,五十分能蟹井窥。寄语诸君休惮险,更须脚力验它时。

道个炉中无火时,一团冷焰正腾辉。深深拨出一星子,未免翻成节外枝。

我爱山居好,崖云湿爨烟。琴横双鹤舞,犁阁一牛眠。酒熟花开日,诗成雨霁天。逢场聊适意,总结喜欢缘。

乱云将雨趁狂风,扫溉氛埃瞬息中。指点山川开净绿,按行花草失欹红。槐榆改火年年事,箫鼓迎神处处同。自是平生观物化,不因春去始知空。

当年构华屋,权势倾卫霍。堂宇穷斧斤,天气焕丹雘。花石拟平泉,水陆致兹壑。惟闻丞相嗔,肯后天下乐。朱门锁荆榛,花木已萧索。苍生颠堕崖,国亡身孰托。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丈夫表勋名,风采照麟阁。故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回头暮烟昏,不能掩余作。

科场久废不曾开,一扫千军谩有才。今日毛锥无用处,功名不自此中来。

半夜东风入桃李,杨柳烟深尘不起。江南乍暖蜂满园,洛阳初晴花出市。走马寻芳白面郎,回头巧笑人在墙。一声莺啭墙南北,引断行人归未得。

浪痕自记岑彭□,冈势云依陆抗城。

赤松元是神仙窟,公独能开韩令花。若使雒阳耆旧见,定应拥褐过君家。

故国兴亡数,勤民土木嘉。废台称是楚,辨物愧非华。

云门小厮儿,作大狮子吼。鼻孔得半边,不知失却口。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恰见趋燕市,俄闻集兔园。雕笼驯养者,谁到翟公门。

商山不茹芝,对弈寄此橘。巴人忽招隐,似为子房出。

半霜黄绿尚斓斑,笑指清芬数日间。会得此中堪乐意,洞庭端合傲商山。

平日身如不系舟,曾从楚尾客秦头。风生江浦千帆晓,月落山城一笛秋。万事只能催白发,百年终是卧荒丘。扶衰强项君休笑,尚忆人间汗漫游。

高义由来擅月评,壮年锐志立功名。助平逆党谋先定,谩骂兇酋色不惊。赤帻蹉跎怜晚景,青云腾踏负平生。只应余应钟兰玉,桂籍传芳奕世荣。

官府张灯试太平,斯民从此不聊生。使君只听笙歌沸,不听闾阎愁叹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