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杨绵州韵二首

我自吴头楚尾来,射工一见故相猜。
文书已作牛腰束,阊阖仍须燕尾开。
江近危楼才咫尺,眼悬落日殆千回。
名成莫讶归来早,要学峨嵋翠作堆。

作品评述

《次杨绵州韵二首》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自吴头楚尾来,
射工一见故相猜。
文书已作牛腰束,
阊阖仍须燕尾开。

这首诗词以作者自述的方式开篇,描述了他从吴头到楚尾的旅途。"吴头"和"楚尾"分别代表了两个地方,可能是两个地名,也可能是泛指两个方向。在这个旅途中,作者遇到了一个射箭的人,他们因为初次相见而互相猜测对方的身份。

文书已作牛腰束,
阊阖仍须燕尾开。

接下来,诗词提到了一些文书和阊阖的事物。"文书已作牛腰束"指的是已经准备好的文件被绑成一束,暗示着作者的身份和任务。"阊阖仍须燕尾开"这句话的意思比较隐晦,可能是在表达作者需要继续开展某项工作或开启某种局面。

江近危楼才咫尺,
眼悬落日殆千回。
名成莫讶归来早,
要学峨嵋翠作堆。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一种景象和作者的心境。"江近危楼才咫尺"意味着江水近在眼前,而附近有一座危楼,两者之间的距离非常近。"眼悬落日殆千回"表达了作者的眼神频繁地追随夕阳的意象,可能暗示了他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思考。

"名成莫讶归来早"这句话是作者对他们自己名声的一种自嘲和提醒。它的意思是不要惊讶于他们的名声早已传扬开来,暗示着作者已经在某个领域或社会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要学峨嵋翠作堆"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作者的愿望和追求。"峨嵋"指的是峨眉山,而"翠作堆"则是指山上翠绿的景色。这句话暗示着作者希望能够向峨眉山那样美丽而高峻的景色学习,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成就。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旅途、人物、景象和心境,将作者的感慨、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同时,它运用了一些意象和隐喻,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和审美享受。

作者介绍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墙下长安道,嚣尘咫尺间。久牵身外役,暂得病中闲。背喜朝阳满,心怜暮鸟还。吾庐在何处,南有白云山。

风饕雪虐长精神,冷叶疏花次第匀。今日含毫与题品,更无篇什写清新。

纸屏竹榻亦生涯,掩上柴扉不用推。人似春云离复合,愁如潮水去还来。壶头新酿今朝熟,篱脚寒梅昨夜开。岳顶高僧□有约,想携竹箒扫苍苔。

心忆莲池秉烛游,叶残花败尚维舟。烟开翠扇清风晓,水泥红衣白露秋。神女暂来云易散,仙娥初去月难留。空怀远道难持赠,醉倚阑干尽日愁。

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

开正占晴符古语,便谓春风偏花坞。那知天意不可谋,才告休期便风雨。急追令节已难寻,卧向空斋思胜侣。可怜十步五步宽,似隔千山万山阴。今朝冯夷巧作便,翦刻开花散飞舞。峭寒燠沐两不同,况是南箕正三鼓。若求此花生彼花,少霁威严无用武。桑钱未出土水兴,绘给丰膏亦无苦。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迳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先生休恨易俱东,弟子方欣色笑同。早晚朝廷议恢复,请看裴度在军中。

日暖泗滨西,无穷岸草齐。薄烟衰草树,微月迥城鸡。水近沧浪急,山随绿野低。羞将旧名姓,还向旧游题。

万木凋残,早梅独占孤根暖。前村雪满。昨夜南枝绽。堪恨倚栏,容易吹羌管。飘琼片。翠蛾争选。贴向桃花面。

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

鸢飞戾天,渔跃于渊。四夷拜舞,八表宣传,笑看红日上阑干。

素月寒光好,高齐夜已扃。影难穿密纸,光稍泛疏棂。皎洁临书案,朦胧到研屏。沈吟忆丹桂,更欲步中庭。

闲说班超有旧居,山横水曲占商於。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终年独钓鱼。

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前者虽登攀,淹留恨晨暮。及兹纡胜引,曾是美无度。欻构三癸亭,实为陆生故。高贤能创物,疏凿皆有趣。不越方丈间,居然云霄遇。巍峨倚修岫,旷望临古渡。左右苔石攒,低昂桂枝蠹。山僧狎猿狖,巢鸟来枳椇。俯视何楷台,傍瞻戴颙路。迟回未能下,夕照

窗户初乾宿雨,林园已报秋声。欲访残僧野寺,未妨水宿山程。

只有曲生为侣,夜凉同迓冰轮。未审素娥知否,惟予与影三人。

蟠桃移种杏园初,红抹燕脂嫩脸苏。闻道飘零落人世,清香得似旧时无。

石门日不下,潭镜月长临。细细溪风渡,相看识此心。

昔没贼中时,中夜问道归。辛苦救衰朽,微尔人尽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