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丁未初伏奉亲避暑中岩

禅榻阴森五月秋,井泉甘洌近林齿。
助翁燕坐清凉境,茶具随行试一瓯。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淳熙丁未初伏奉亲避暑中岩》

禅榻阴森五月秋,
井泉甘洌近林齿。
助翁燕坐清凉境,
茶具随行试一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避暑的场景,诗人杨光以诗意深远的笔法,表达了自己在山中避暑的惬意心情。

诗首写到“禅榻阴森五月秋”,禅榻指的是禅室的床榻,这里的“阴森”表示凉爽,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五月秋天的景象与人们对于夏季的常见印象形成对比,突显出山中的凉爽与舒适。

接下来,诗人提到“井泉甘洌近林齿”,井水泉水清甜宜人,并且靠近林木之间,给人一种怡人的感受。在夏日山中避暑,井泉的甘洌可以消暑解渴,让人感到舒适宜人。

诗中还描述了“助翁燕坐清凉境”,助翁指的是陪伴父亲的人。他们在清凉的环境中坐在一起,享受避暑的悠闲时光。这里将人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宜人的画面。

最后,诗人提到“茶具随行试一瓯”,茶具随身携带,试饮一瓯茶。这里体现了诗人在山中避暑时的生活情趣,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品味茶香,使得诗情更加丰富。

整首诗通过描述山中的避暑生活,将清凉、舒适、自然等意象融入其中,以简约的语言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赞叹与享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山中避暑的宁静景象,使人感到清新怡人的氛围,营造了一种清凉幽静的意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避暑时光中小细节的关注与喜爱。整首诗唤起了读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推荐

谁念筼簹一饭贫,蛰龙头角正森森。殷勤惠我清贞节,减却君家几亩阴。

诸父声名塞两间,圭分青白毂朱丹。莫年勋业心方壮,前日奸谀骨尚寒。闻道秋官还简擢,独怜处士失荣观。如今喜见当家子,应赋忠州此日欢。

气全自可忘忧患,心动安能敌死生。若论老人真受用,已多稗饭与藜羹。

芒鞋明日踏晴沙,肯学渠侬走狭斜。天井巷前休倦足,暗门城外把煎茶。暂同佛屋僧庖饭,徐访姚黄魏紫花。要及钱唐尚留钥,共揄吟袂缓归家。

翠缕争垂柳,红酥旋点花。林中都未有,疑是旧年华。

湖上桃花坞,扁舟信往还。浦中浮乳鸭,木抄屾平山。

桃李冰霜怜颊涡,知穷绝塞走明驼。归来抖擞泥沙障,与我京尘较孰多。

阳气初生,万花潜动根_暖。暗藏芳艳。未许东君见。恰似温温,铅鼎丹初转。功犹浅,九回烹炼,日月光华满。

披榛登大堤,下视何嶪岌。野气忍雪润,河流带冰澀。沙禽寂不飞,行子暮逾急。不见洗耳人,悲风吹独立。

四十九时初作郡,帆风笠雨十余年。野花山鸟应相笑,依旧归来无一钱。

闻道成都酒,无钱亦可求。不知将几斗,销得此来愁。

北山山下一渔翁,形解心凝骨已融。支枕睡余人寂寂,一轩明月满窗风。

四十青衫更旅人,悠悠饥马傍沙尘。久留上国言空当,却走南州食转贫。自作诗书能见志,应知时命不关身。江湖胜事从今数,肯但悲歌寂寞滨。

平生脊骨硬如铁,听风听雨随宜说。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苹。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

烟柳风蒲冉冉斜。小窗不用著帘遮。载将山影转湾沙。略B46E断时分岸色,蜻蜓立处过汀花。此情此水共天涯。

造化潜施迹莫穷,簇成真诀指蒙童。三篇秘列八环内,万象门开一镜中。离女驾龙为木婿,坎男乘虎作金翁。同人好道宜精究,究得长生路便通。至道希夷妙且深,烧丹先认大还心。日爻阴耦生真汞,月卦阳奇产正金。女妊朱砂男孕雪,北藏荧惑丙含壬。两端指的铅金祖,莫向诸般取次寻。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意动心须动,心除意亦除。无无寂寂寂还无。神气和同,子母得安居。莫觅曹溪路,何须问尾闾。真清真静养真如。真乐真闲,真个好功夫。

飞飞鸿雁旧山川,有泪沾衣感昔贤。猛拍阑干因猛省,从来沧海变桑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