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

秋鏁烟岚日未曦,道情欲话老僧期。
旋烹茶竃心先喜,摇撼松风睡思迟。
鹤唳九霄堪入画,云平三界化无私。
真宗象教非虚说,对境成空是我师。

作品评述

《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修道与禅理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缘识

烟雾缭绕,清晨未曦阳光照射。我的心灵渴望与一位老僧交谈,分享我们对修道的期望和追求。烧开的茶壶中的香气让我心满意足,轻轻晃动的松树叶带着慵懒的思绪。

鹤鸣声穿越九重霄汉,仿佛可以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云朵安静地漂浮在天空中,超越了三界的纷争和私欲。真正的修道之道不是虚妄的言辞,对境界的领悟使我心中的空灵成为我的导师。

诗词《缘识》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宋太宗对修道与禅理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烟雾、茶香、松树以及天空中的鹤鸣和云朵,都是诗人感悟和体验修道境界的象征。它们以自然景物的形式展现出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宁静的心灵状态。诗人通过与老僧的对话,表达了他对修道生活的渴望,并认为真正的修道之道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对境界的领悟和体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修道境界的向往和对内心寂静的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修道和禅理的渴望。诗中的烟雾、茶香、松树、鹤鸣和云朵,都是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内心宁静的存在。通过与老僧的对话,诗人表达了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并强调真正的修道之道应该是通过对境界的洞察来实现的,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传达了诗人对修道境界和内心安宁的追求。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诗词推荐

有谭名利者,耳若了不闻。心乎平似水,身也懒於云。眇眇居人世,骎骎过隙曛。田园趣归去,风月谩平分。有子万事足,一堂何足论。还欣身有托,或谓寿无根。静处安吾分,超然忘世纷。炉薰祝万寿,持用答吾君。

东海有大鱼,罔罟无能近。砀然一朱水,蝼蚁得而困。

官上绝无歌酒乐,堆豗了事孰非痴。开樽良省缠头费,却有新章赠雪儿。

广汉川原迥,重江秋水多。桥边金作雁,湖上烟如鹅。岂有雒书出,转添巴字讹。泥涂滞行客,之子惜经过。

优昙初现叶团团,错落明玑走碧盘。沆瀣莫将鱼目比,看时容易觅时难。

牛毛胥役,蝇头文字。终日疲神役志。何人*顶坐垂钩,应笑我、徒能鄙事。起家寒士,从师夫子。不识苍头阍寺。夜郎旋辔又平城,只把做

小梅幽绝。向冰谷深深,云阴幕幕。饱阅年华,惯韵冷淡,只恁清臞风骨。任他万红千紫,句引狂蜂游蝶。惟只共、竹和松,同傲岁寒霜雪。喜得。化工力。移根上苑,向阳和培植。题品还经,孤山处士,许共高人攀折。一枝垂垂欲放,只等春风披拂。待叶底、结青青,恰是和羹时节。

每欲寻君千万峰,岂知人世也相逢。一瓢遗却在何处,应挂天台最老松。

蒲团一味与僧分,不是银鱼亦可焚。但以身心同外物,莫将柴栅缚浮云。心因有住翻成碍,事若无机即不纷。此语烦师为转语,是无上语是声闻。

衰暮安能六出奇,桐孙赖出峄阳枝。九经库谩无遗读,千里驹宁不受羁。薄命久遭时俗熊,此心莫倚老天知。待归共买黄牛去,耕落烟村月一眉。

天末孤鸿远,园荒一径深。畦蔬供小摘,家酿慰孤斟。斋日浑无事,春天故作阴。濬池兼插柳,取次见吾心。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莫嫌滴沥红斑少,恰似湘妃泪尽时。

冠带百年梦,昔游今重嗟。璧池春饮马,槐市暝藏鸦。堂鼓晨昏寂,廊碑风雨斜。石经虽不火,岁岁长苔花。

兵退田事始,夜来春雨匀。向时耦耕者,十无三四人。努力勿转徙,赦语如阳春。

游君山,甚为真。崔嵬砟硌,尔自为神。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东西厢,客满堂。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长乐甫始宜孙子。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古道难知薄俗新,穷涂别语记城闉。君携夙学长湖塾,我寄残生农望春。相见笑谈虽未准,一诗来往尚堪论。出门凝眺空销黯,流水行云冷看人。

游观不作难,呼舟度清泚。新晴宿潦净,群山政如洗。上方着危栏,万象见根柢。寒泉自可斟,况复杂肴醴。高谈下夕阳,邂逅玄钥启。中流发浩歌,月色在波底。

庐山石桥天下奇,奔湍赴壑潜冯夷。倚阑俯瞰毛发竦,品题曾读坡仙诗。画师笔斡造化窟,岂必夜半夸娥移。蜀天茫茫千万里,仿佛猿声亦如此。何当谱入朱丝弦,水底鱼龙应洗耳。

断蓬随天风,飘荡去何许。寒草不自振,生死依墙堵。两途俱寂寞,众手剧云雨。坐令习主簿,下与鸡鹜伍。遥知竹林交,未肯一时数。翩翩三语掾,智与谩相补。髯刘吾所畏,道屈空去鲁。子才亦落落,倾盖极许予。四夔照河滨,一笑宽逆旅。堂堂吾景方,去作泉下土。未知我露电,能复

东峰亭上共徜徉,列嶂低衔夕照黄。酒兴未阑归骑促,一鸥轻泛白云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