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七兄及崧上人自坟庄还寺

和风快人意,岸帻晚襟凉。
日落野痕碧,月生淮际光。
论诗得灵运,静语属支郎。
不是耽闲散,从来懒性长。

作品评述

《同七兄及崧上人自坟庄还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和风快人意,岸帻晚襟凉。
日落野痕碧,月生淮际光。
论诗得灵运,静语属支郎。
不是耽闲散,从来懒性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静宜人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感悟。和风吹拂着,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岸上的帻子已成晚霞的颜色,襟衣凉爽。太阳落下后,野地上留下一道碧绿的痕迹,月亮升起在淮河边,洒下光芒。诗人认为诗歌的创作是得到了灵感的运作,安静地对话属于支郎(指友人),并表示自己并不是懒散的,一直以来都是有一种懒散的性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和风快人意,岸帻晚襟凉,通过对风的描写,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同时,描绘了夕阳下的岸帻已呈晚霞之色,襟衣凉爽的景象,给人以清凉的感受。日落野痕碧,月生淮际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歌创作得到了灵感的运作,静静地与友人交谈,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自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并非懒散,而是有一种懒散的性情,也可以理解为对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的倾诉。

总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自然景象,融入了对友情和自然的感悟,以及对诗歌创作和闲适生活态度的思考。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感受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给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情感的共鸣。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道契平生更有谁,闲卿于我最心知。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

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炉。试问道人何所梦,但言浑忘不言无。

薄晚烟林澹翠微。江边秋月已明晖。纵远舵,适天机。水底间云片段飞。

汉军十万控山河,玉帐优游暇日多。夷狄从来怀信我,庙堂今不用干戈。吟余画角吹残月,醉里红灯炫绮罗。此乐直须年少壮,嗟唋心志已蹉跎。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

玉堂花院小枝红,绿窗一片春光晓。玉容惊觉浓睡醒,圆蟾挂出妆台表。金盘解下丛鬟碎,三尺巫云绾朝翠。皓指高低寸黛愁,水精梳滑参差坠。须臾拢掠蝉鬓生,玉钗冷透冬冰明。芙蓉拆向新开脸,秋泉慢转眸波横。鹦鹉偷来话心曲,屏风半倚遥山绿。

玉关寒气早,金塘秋色归。泛掌光逾净,添荷滴尚微。变霜凝晓液,承月委圆辉。别有吴台上,应湿楚臣衣。

为人八十有三岁,游历名山几洞天。若问老翁何所得,无心学道不求仙。不求仙,仙自然,炼气炼形精亦炼,精全神旺合长年。

娇红看小桃。秾艳夭桃春信漏。弄粉飘香,枫叶飞丹后。酒入冰肌红欲透。无言不许群芳斗。楼外何人揎翠袖。剪落金刀,插处浓云覆。肯与刘郎仙去否。武陵回路相思瘦。

下明光,违宣曲,上扬州。玉帐暖、十万貔貅。梅花照雪,月随歌吹到江头。牙樯锦缆,听雁声、夜宿瓜州。南山客,东山妓,蒲萄酒,鹔鹴裘。占何逊、杜牧风流。琼花红叶,做珠帘、十里遨头。竹西歌吹,理新曲、人在春楼。

夜长忆白日,枕上吟千诗。何当苦寒气,忽被东风吹。冰开鱼龙别,天波殊路岐。

杨柳阴阴映粉墙,密云藏雨晚来凉。高荷欲出栏干上,笑挹红英吸净香。

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诗酒一言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搘筇。

一片丝罗□□□,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绫虚说价功高。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旋捣金虀捣玉葱,半盂膏酒洗冬烘。吴中风物今犹尔,说与厨人宁舍熊。

不惟婆嫂咸嗟惜,学语儿知此母贤。味薄居常喜蔬食,心慈劝勿用蒲鞭。若非腾上天宫里,必是迎归海岸边。九十老农来祖奠,眼枯不觉亦潸然。

老火丹田热欲吹,不妨水雪重提携。金多不用千头橘,刀害无嫌三藏梨。

鱼鼓声中白巾,南山笋蕨一番新。长安不是无卿相,林下平津独可人。

闻说贪泉近郁林,隐之今日得深斟。徒言滴水能穿石,其那坚贞匪石心。

露湿一庭苔,鸦啼长门树。寂寞对孤萤,飞入昭阳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