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裴澜

绮云初堕亭亭月,锦席惟横滟滟波。
宋玉逢秋正高卧,一篇吟尽奈情何。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寄给裴澜

绮云初堕亭亭月,
锦席惟横滟滟波。
宋玉逢秋正高卧,
一篇吟尽奈情何。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夜晚,当华丽的云彩逐渐消失时,明亮的月光照在亭子上。亭子里摆着一张华丽的席子,而席子旁边是起伏的波浪。在这美景之下,诗人觉得自己像宋玉一样,正躺在高处沉思。他吟唱了一首诗,但是他心中的感情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从第一句开始,诗人用“绮云初堕”来形容云彩的消失,接着用“亭亭月”来描绘月光的明亮和娇美。第二句中,“锦席惟横滟滟波”用华丽的席子和起伏的波浪来传达诗人对美景的赞美。

而在第三、四句中,诗人将自己比作宋玉,意味着他正在高处思考和沉思。最后一句“一篇吟尽奈情何”,表达了诗人吟唱了一首诗,但却无法诉说出内心的感情。

整首诗以描绘美景为主线,结合了对古代文人宋玉的借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弟。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仓。每陵何所有,麋鹿画成行。多仓多麋鹿,今也恨难忘。爰从本朝来,人物上国光。容我迹其间,性之因翱翔。性之笃忠信,又复能文章。一世所趣附,在眼独不忙。困于州县史,斂翼弗许张。蹉跎谁识之,心胆空堂堂。我不自揆者,荐之三府傍。相公意似顺。众口

水澄秋月现,云散春山出。镜内影去来,杯中形出没。释氏慧之源,儒者诚之骨。忘躯见天机,灰心契造物。落花问啼鸟,流水澡幽石。不如窗间云,不如屋角月。此意谁与论,知音更何说。悄如寒岩烟,寂似阴崖雪。栖神要山林,晦迹老岩穴。吾当叫张葛,起与共散发。

莘野居何定,浮生知是谁。衣衫同野叟,指趣似禅师。白发应无也,丹砂久服之。仍闻创行计,春暖向峨嵋。

南池寒色动,北陆岁阴生。薄薄流澌聚,漓漓翠潋平。暗沾霜稍厚,回照日还轻。乳窦悬残滴,湘流减恨声。即堪金井贮,会映玉壶清。洁白心虽识,空期饮此明。

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长途酒醒腊春寒,嫩蕊香英扑马鞍。不上寿阳公主面,怜君开得却无端。

有句无句藤倚树,元来白饭用米饭。高楼吹笛柳如烟,满地春风落飞絮。

经中固多趣,我老未能忘。似获连城璧,如倾九酝觞。信能明孔氏,何暇傲羲皇。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

玉骨冰姿,天然清楚,雪里曾看。物外幽人,细窥天巧,收入毫端。一枝影落云笺。便似觉、清风夜寒。试向松窗,等闲一展,俗虑都捐。

新宫改作几何年,像设于今尚俨然。薜荔绿垂山木槁,长春开尽草芊芊。

看团团、一物大如杯,时复几何秋。俯天涯海角,今来古往,人物如流。想见霓裳歌罢,无物与浇愁。惟有当时树,香满琼楼。谁念南楼老子,倚西风尘满,心事悠悠。便班姬袖里,明月一时休。叹年年、吹箫有约,又一番、鹤梦雪堂舟。池上久,满身风露,还索衣裘。

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月带虾蟆冷,霜随獬豸寒。水云低锦席,岸柳拂金盘。日暮舟中散,都人夹道看。

蓬头垢面,秘奥埋名。颐神养气忘形。并没纤尘挂染,意静心明。逍遥自然快乐,握玄机、修进长生。清闲处,管胜如火院,苦海冤坑。卧月眠云弄斗,调龙虎,婴娇女姹堪凭。斡运飞金走玉,杳杳冥冥。灵光一点来往,现元初、妙相身轻。乘鸾凤,指蓬瀛路上前行。

古观岑且寂,幽人情自怡。一来包山下,三宿湖之湄。况此深夏夕,不逢清月姿。玉泉浣衣后,金殿添香时。客省高且敞,客床蟠复奇。石枕冷入脑,笋席寒侵肌。气清寐不著,起坐临阶墀。松阴忽微照,独见萤火芝。素鹤警微露,白莲明暗池。窗棂带乳藓,壁缝含云蕤。闻磬走魍魉,见烛

人生八十,自儿时祝愿,这般年数。滴露研朱轻点笔,个个眉心丹字。萱草丛边,梅花香里,真有人如此。红颜青鬓,儿时依旧相似。堪笑生子愚痴,投身枳棘,欲了官中事。万叠关山遥望眼,遐瞬白云飞处。膝下称觞,门前问寝,幸有嵩谟子。更望此去,十分好学彭祖。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尽道今年岁运恶,谁知最好是今年。夜光明月反散落,遗稿一朝成巨编。

大道分明绝点尘,何须枯坐始相亲。杖藜日涉鸡山趣,便是烟霞物外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