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不见陶家门外柳,柴扉一径遥通。
闭门终日掩清风。
感君高节,绿荫向人浓。
篱落萧疏鸡犬静,日长飞絮濛濛。
先生一醉万缘空。
经时高卧,不到翠阴中。

作品评述

《临江仙》是宋代许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见陶家门外柳,
柴扉一径遥通。
闭门终日掩清风。
感君高节,绿荫向人浓。
篱落萧疏鸡犬静,
日长飞絮濛濛。
先生一醉万缘空。
经时高卧,不到翠阴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宁静的田园景象。诗人描述了一个闭门自守的生活,远离尘嚣,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宁静和自由。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敬佩,并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从容自在生活的向往。

赏析:
《临江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自由生活的渴望。首句“不见陶家门外柳,柴扉一径遥通”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村庄景象,柴门通往远方,远离尘嚣。接着,“闭门终日掩清风”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和独处的心情。

诗中提到“感君高节,绿荫向人浓”,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敬佩和仰慕之情。这里的“君”指的是诗人所崇敬的人物,可能是友人或者文人知己。绿荫象征高尚的品德,向人浓表示这种品德对周围人的影响力。

接下来的两句“篱落萧疏鸡犬静,日长飞絮濛濛”描绘了农村的宁静景象,篱笆稀疏,鸡犬安静,飘荡着飞絮,时光悠长。这些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先生一醉万缘空,经时高卧,不到翠阴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先生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希望能够醉卧于自然之间,摆脱尘世纷扰,不受世俗缠绕。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和宁静的田园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由、追求宁静、追求高尚品德的精神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字伯扬,宋代文人,濠梁(今安徽凤阳)人。

诗词推荐

忆初我来时,夜色如墨障。心常念明月,几日西南上。松梢倚楼角,一玦偃相向。渐见轮中物,依稀吐形状。今宵东岭外,滟滟金波涨。人间重此夕,一岁号佳赏。而我督秋试,锁宿密如藏。细务纷满前,约束甚鞿鞅。无由奉朋侣,彻晓坐清旷。之人富才华,笔力趫且壮。谁陪把樽酒,露下

临江仙

妻女飘零五岭头,为君南望涕横流。浮荣暂得衣朱绂,远宦寻闻丧白州。天与声名还自折,瘴侵编什有谁收。朝中交旧知多少,应惜无儿似鄧攸。

临江仙

傍水禅房半掩门,乍晴帘幕採黄昏。风驱红雨春何在,酒入香肌玉自温。勿笑饥肠充笋蕨,须将醉眼盖乾坤。杖头理有百钱在,明日还寻未到村。

临江仙

亭轩入空碧,极眺烦虑开。汉树有葱蒨,陇云多徘徊。

临江仙

曾向沧江看不真,却因图画见精神。何妨金粉资高格,不用丹青点此身。蒲叶岸长堪映带,荻花丛晚好相亲。思量画得胜笼得,野性由来不恋人。

临江仙

虽然此影不离形,莫向形中便认真。形影两亡都不见,当於此处认斯人。

临江仙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临江仙

病眼昏似夜,衰鬓飒如秋。除却须衣食,平生百事休。知君善易者,问我决疑不。不卜非他故,人间无所求。

临江仙

天寒好风日,清香透窗纱。谁知蜜脾底,有此返魂花。

临江仙

幻化色身绕。电脚余光水面泡。忽有忽无*速甚,如飚。过隙白驹旋旋飘。何不悟虚嚣。早早回头养玉苗。苗上金丹光泼泼。彰昭。透过云衢

临江仙

龙女何处来,来时乘风雨。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蜀人竞祈恩,捧酒仍击鼓。

临江仙

佛来不雇,祖来不雇。有三十棒,未敢分付。个中无肯路。

临江仙

买得龙媒越水濆,轻桃细杏色初分。秋归未过阳关日,夜魄忽销阴塞云。吴练已知随影没,朔风犹想带嘶闻。临轩振策休惆怅,坐致烟霄只在君。

临江仙

当日龙船校五兵,旋开池沼学昆明。迩来封禅和平久,旧地分教百姓耕。

临江仙

贱生参府僚,勉强逾增岁。终非性所好,出入意如醉。论庭敲扑喧,众草绝生意。不知有青春,倏忽已改燧。周章连日忙,烂漫数宵睡。轩窗岌飞举,风雨颇恣睢。谓言芳菲物,狼籍应扫地。今晨呼马出,历狱问囚击。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广殿肃层阴,虚庭蔼佳气。长杨委嫩绿,老柏

临江仙

回头身忽在树杪,一览千山万山小。怪崖不落欹欲摧,令人仰看怯眼开。小亭解事知侬倦,翼然飞出青山半。上头最上却镜平,百亩金碧千衲僧。高峰高寺更高阁,进步竿头若为脚。兹游胜绝庸非天,山下虚行二十年。

临江仙

暖山北来耸峨峨,汉水东下流滔滔。开轩直可望百里,最爱此榭凌云高。

临江仙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临江仙

道为诗书重,名因赋颂雄。礼闱曾擢桂,宪府既乘骢。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唯馀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临江仙

淑德昭著,至乐和平。登豆在列,蓉香处诚。六变合礼,八音谐声。穰穰景福,佑我休明。

临江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