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蔷薇花

四面垂条密,浮阴入夏清。
绿攒伤手刺,红堕断肠英。
粉著蜂须腻,光凝蝶翅明。
雨中看亦好,况复值初晴。

作品评述

《题蔷薇花》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朱庆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面垂条密,
浮阴入夏清。
绿攒伤手刺,
红堕断肠英。
粉著蜂须腻,
光凝蝶翅明。
雨中看亦好,
况复值初晴。

诗意:
这首诗以题目为蔷薇花,描绘了蔷薇花的美丽和魅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蔷薇花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赏析:
首先,诗中以“四面垂条密,浮阴入夏清”形容蔷薇花的生长状况,暗示了其茂盛的生命力和清凉的感觉,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视觉感受。

接着,诗人描绘了蔷薇花的颜色和触感:“绿攒伤手刺,红堕断肠英”。蔷薇花的刺虽然会刺伤人的手,但它们的绿叶和红花却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这种对比表达了蔷薇花的美感和矛盾之处,展现了诗人对蔷薇花的独特感悟。

然后,诗中提到“粉著蜂须腻,光凝蝶翅明”。这里以蜂须和蝶翅的触感和光泽来形容蔷薇花的花瓣质地,将其与蜂蜜和蝴蝶进行了巧妙的比喻。这样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细腻感,使人们更能够感受到蔷薇花的柔美和光彩。

最后,诗人写道“雨中看亦好,况复值初晴”。这里表达了即使在雨中观赏蔷薇花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更何况在初晴的天气里欣赏它们。这种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总体来说,该诗通过对蔷薇花的描写,展现了其美丽与矛盾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精细入微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蔷薇花的细腻和魅力,同时也引发了对自然美的思考和赞叹。

作者介绍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朱庆馀的轶闻故事

  在唐代,大凡参加进士考试的,有一个虽不成文但却颇为实用的风行性做法,那就是考生在试前往往凭着某位很有声望的人士引荐,致使他很快地便被主考官关注,从而顺利取得功名。当时流行着的所谓行卷,①亦即考生用自身的作品先行通过有关得力人士的揄扬并提高其知名度的做法,就是一个并不怎么好的社会风气下的产物;虽然其中真正有水平的才子,却也不在少数。
  这里要讲述的主人公委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的诗作还被收入著名的诗歌选本《唐诗三百首》,然而,这作者的名字却是一个令人惶惑的谜。有说他名朱庆余,字可久的;②有说他名可久,字庆余,且以字行的;③当然,也有称“《唐书》作朱庆”的。④如今,我们就根据通行说法,称他“名朱可久,字庆余,以字行”当为可靠些——本文就以此来行文吧。另外,他的籍贯也有多种说法,有说他是浙江人,也有说他是福建人的;但我们从跟朱氏同时的诗人张籍、姚合等人的诗里看出,他当属浙江人无疑。
  在厘清这些看似题外的话之后,我们现在便可以“直奔主题”了。正在京城赶考的考生朱庆余跟著名诗人张籍有幸邂逅,两人在交谈后,张对朱的才学很是欣赏,遂让朱把新近所写的作品加上旧作一起拿来给他。朱从书囊中搜索出26篇诗文呈给张,张把它们放在自己怀里,便匆匆忙忙地走了。紧接着,张就对同僚们极力赞扬朱。由于张当时在社会上已有着很高的声望,许多人急忙把朱的作品缮写过来以便让自己吟诵;这好似现在人们购买某些流行歌曲碟片的那份劲头儿。因此,朱的名声刹那间便大振起来。
  然而,此前尽管已交过了诗文稿,但心中仍觉得并没有多少把握的朱庆余,在试后那段等候揭晓的日子里,不觉有些忐忑不安;不知该次考试他究竟能否被录取。于是,朱便写了一首题为《闺意》的七言绝句,把它呈给张籍来试探试探考试结果;当然,张大人如有可能讲句好话以便让朱顺利通过,那就再好不过了。⑤他这首用新婚夫妇那种旖旎风光里才会写出来的好诗,亦即上文便已提到的,其全篇云: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诗里的舅姑是指公公和婆婆,也就是丈夫的父母了;为了讨取长辈的欢心,新媳妇可谓尽情打扮妥贴,以便在凌晨谒见时能取得“高分”。这无疑是朱庆余探问自己用心写就的诗文是否合式,以至于能否被主考官赏识而终被录取了。
  张籍看了朱庆余这首用婉转手法写就的诗作,不觉笑了一笑;有意思的是,轻捋着胡子沉吟着的张,随后也同样用美人来比拟考生这一委婉的手法来回答着考生朱君: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⑥
  该诗的意思是说,您就不必担心了,像您这样有水平的考生,试官一定会青睐有加的。
  果然不出所料,已经得到张籍宣传和引荐的朱庆余,就在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一举考取了进士。但张籍这深深赏识人才的佳话,也得以永久地流传了下来,成为后人赏拔人才的绝佳范本。
  按:① 具见宋人程大昌《演繁露》。② 如《唐才子传》;但它说朱氏“以字行”,这分明跟事实不合。③如《新唐书·艺文志》等。④ 如《唐诗三百首》注;但这显然属于错误的引用。⑤ 诗题一作《近试上张水部》。水部指曾任水部员外郎一职的张籍,这是以官名借代人的修辞手法。⑥ 时人,一作“人间”。

朱庆馀的文体风格

  朱庆余诗学张籍,近体尤工,诗意清新,描写细致。内容则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张洎序项斯诗云:‘元和中,张水部为律格,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惟朱庆余一人亲受其旨,沿流而下,则有任蕃、陈标、章孝标、司空图等,咸及门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朱庆余诗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177首,辑为2卷。

诗词推荐

好风吹月过楼西。楼前人影稀。杜鹃啼断绿杨枝。行人知不知。红叶字,断肠诗。从今懒再题。後园零淡胭脂。似君初去时。

晚云欲着树,中夜一犂雨。老农呼子孙,力作莫辞苦。风吹润土如炊香,烹鸡为黍饷南冈。我知圣人在明堂,元年已是丰年祥。

遗爱满南州。千骑曾为万里游。琳馆归来,无责更无忧。坐听笙歌醉玉舟。香雾郁金虬。春入梅花助献酬。请祝遐年,长笑挹浮丘。何止莘君一百筹。(友人莘彭年遗公九十六筹,故及之)

岸凉竹娟娟,水净菱帖帖。虾摇浮游须,鱼鼓嬉戏鬣。释杖聊一愒,褰裳如可涉。自喻适志欤,翩然梦中蝶。

得呈钢,花吐瑞,药香烂。练清泉,浇红焰,尽财俱削。圭一粒,精麦髓,变俗容消却。山头、游玩四时,长春酒频斟酌。同卯共,方澄静,看婴为姹作。喜调和,传津液,夜光明错。年有幸,分豆旭,转结成灵药。长生、久视蓬岛,遇遭永乐。

晴空赤日飞丹霞,扁舟春热汗且呀。寒温之候无乃差,朝犹挟纩莫著纱。祝融暴横势莫加,骤将炎赫移韶华。东皇游冶穷豪奢,未终节序还其家。忽惊猛吹扬白沙,烟云四起相邀遮。空中轳辘鸣雷车,枞枞白雨悬乱麻。风师雨将相矜夸,千刃万槊争嚣哗。玄旌皂纛何纷葩,势摇两蜀掀三巴。

三年劳簿领,今日进归程。意与长途远,身兼薄縠轻。板舆频送喜,山驿屡逢晴。道上人争指,霜髭彩戏荣。

乱山深处出楼台,秋入群松万壑哀。岚翠逼人清似雾,滩声落石响如雷。

江畔溪边雪里。阴阳造化希奇。黄芽瑞草出幽微。别是一般香美。用玉轻轻研细。烹煎神水相宜。山侗啜罢赴瑶池。不让卢仝知味。

岩僧殊好事,绝顶庙龙君。勿笑一泓水,能生六合云。

君不见山高海深人不测,古往今来转青碧。浅近轻浮莫与交,地卑只解生荆棘。谁道黄金如粪土,张耳陈馀断消息。行路难,行路难,君自看。不会当时作天地,刚有多般愚与智。到头还用真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气。大道冥冥不知处,那堪顿得羲和辔。义不义兮仁不仁,拟学长生更容易。负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燕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为有风流贺季真,道斋从此往来频。锦囊牙轴诗千卷,金橘银鱼酒一巡。见我每呼莲社客,看君还是竹林人。有时夜话寒更尽,明日相逢语又新。

一双前进士,两个阿孩儿。

客舍如僧舍,秋风几席清。竹孙仍带箨,鸠妇已呼晴。年老心情减,官卑去就轻。京师名籍甚,郑子岂其卿。

客游严陵道,中路哭者谁。哀哀母子别,云是夫弃妻。百年结欢爱,一旦生别离。妾去何足怜,怜此乳下儿。哌哌未能语,弃去良可悲。儿啼苦恋母,母闻转悲凄。欲语别离苦,孩提尔何知。徒能抚汝项,相顾空泪垂。夫妇义已绝,母子恩亦亏。尔饥谁与哺,尔寒谁与衣。明年尔学行,谁与

张胆言何壮,擎天志未摧。真成一夔足,何有万牛回。感兴能无句,忧时谩举杯。江湖嗟屦役,巾屡阻追倍。

一船月自不嫌贫,伴我荒湾理钓缗。归去莫横深夜笛,怕惊溪友与山宾。

壁灯花落夜将残,天远那知客思单。鹤帐不成云外梦,燕楼空锁雨中寒。千年风雅教谁主,一曲凄凉只自弹。又恐孤山梅渐老,明朝相约过长安。

宝剑出昆吾,龟龙夹采珠。五精初献术,千户竞沦都。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欲知天下贵,持此问风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