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

前日崇明路,初闻撤瑟时。
两宫驰道哭,三市辍舂悲。
精爽骑箕尾,功名载鼎彝。
谁修凤池录,直笔载萧规。

作品评述

诗词:《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

诗意:
这首诗是苏颂写给康国韩公的五首挽辞,描述了司空(官职)送别太傅康国韩公的情景。诗中描绘了司空的忧愁和感伤之情,表达了对康国韩公的敬仰和赞美,以及对他功名和才德的称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场景和人物的描绘,将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展现了苏颂对康国韩公的深深敬意和感慨之情。诗中出现了崇明路、撤瑟、两宫驰道哭、三市辍舂悲等形象的描写,展示了离别时的悲凉和哀伤。诗中还提到康国韩公的功名载鼎彝,以及谁会记录他的事迹,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康国韩公才德的赞美和对他功业的称颂。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和婉转的表达,传达出作者对康国韩公的深深思念和对其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的敬佩之情。诗中的意境凄凉而悲壮,给人一种深深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前日崇明路,初闻撤瑟时。
两宫驰道哭,三市辍舂悲。
精爽骑箕尾,功名载鼎彝。
谁修凤池录,直笔载萧规。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
前日在崇明路上,初次听闻撤弦琴的声音。
两宫中的人们驱车匆匆而去哭泣,三市上的人们停止了舂米的工作而悲伤。
苍劲有力地骑着箕尾(一种古代乐器),功名载在鼎和彝(古代的礼器)上。
谁会撰写关于凤池的记载,用直筆记录萧规(古代雅乐的规定和谱牒)。

这个译文力求准确传达原诗的意思,诗词中使用的古代词汇和典故在译文中也有所体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场景与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康国韩公的敬仰和赞美,以及对他功名和才德的称颂。同时,诗中所蕴含的离别之情和对功业的思考,使得这首诗更具有情感共鸣和思索的意味。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倾盖相逢,已成多事,侧鞭回首,早涉繁词。

横枝十月要清诗,南国今年尔许迟。梦绕故山千叠叠,眼看新萼一枝枝。欲知影瘦香微处,未称天寒日暮时。却忆玉溪当日树,浅霜深雪总相宜。

欲作山阴兴尽回,良思与子共衔杯。要须人境俱清绝,好抱瑶琴踏雪来。

满头白粉紫葡萄,并无纹理项青毛。更兼淡薄轻银翅,三段之名亦似高。

茂松修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笑傲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方闻。

景祚有开,符三婚昊。诞毓圣神,是崇位号。星拱天隋,祗严册宝。还御慈宁,增光舜道。

灯影看须黑,墙阴惜草青。岁阑悲物我,同是冒霜萤。

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相约杏花坛上去,画栏红紫斗樗蒲。

方笑刘郎问大钧,从来祸福本无门。世閒生老病死苦,时至即行何足论。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垄头远行客,垄上分流水。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

十日天寒守圭窦,今朝对客何佳哉。春催江上红梅发,雪唤淮南青子来。从儿作相论句法,乞我浇馋持酒杯。半世儒冠今种种,端须拽取鼻头回。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杖藜何日返林坰,梦想西山几草亭。丛菊暂为三径别,垂杨又见两番青。宦游知己云中月,市道交情水上萍。多事不烦渔父问,铺糟久矣忘偏醒。

宽作迟留计,难期岁月功。方惊鼠辈舞,未觉马群空。度暑苏病骨,涉秋悲候虫。长江二千里,只欠一帆风。

过韶阳,璿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寰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鹓行。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竟就日、瞻云

吴姬小馆碧纱窗,十里飞花点玉缸。腊屐去寻芳草路,青丝留醉木兰。山连暮霭迷前浦,云拥春流入远江。棹里横塘听一曲,烟波起处白鸥双。

灞涘长安恒近日,殷正腊月早迎新。池鱼戏叶仍含冻,宫女裁花已作春。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风若起青蘋.年年斗柄东无限,愿挹琼觞寿北辰。

七帙明年八帙开,从今不受白驹催。闲携二草题嵩院,补却刘家数十回。

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色相故关行道地,香尘拟触坐禅人。瞿昙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