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蒿蓬相因依,飘飘逐风起。
风力有时息,零落在泥滓。
兰蕙幽且清,扬辉被芳沚。
白露凝为霜,华叶亦披靡。
蒿蓬何足叹,嘅此蕙与兰。
兰衰有余馥,犹足奉君欢。

作品评述

《杂诗》是明代黄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蒿蓬相因依,飘飘逐风起。
风力有时息,零落在泥滓。
兰蕙幽且清,扬辉被芳沚。
白露凝为霜,华叶亦披靡。
蒿蓬何足叹,嘅此蕙与兰。
兰衰有余馥,犹足奉君欢。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界的蒿蓬、兰花和风霜为主题,通过描绘它们的生长和衰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起伏和兴衰不定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蒿蓬相因依,飘飘逐风起。”蒿蓬是一种野草,它们随风飘散,象征着人生的漂泊和无常。接着,诗人提到“风力有时息,零落在泥滓。”风力时而强劲,时而减弱,蒿蓬被风吹散,最终散落在泥泞中,暗示了人生的不稳定和脆弱。

接下来,诗人转向描写兰花,兰花被赞美为“幽且清”,散发出扬辉的芳香。然而,“白露凝为霜,华叶亦披靡”,兰花也难逃衰败的命运,叶子凋零、花朵凝霜,光彩逐渐消失。这里兰花象征着人生的繁华和美丽,但也难以逃脱岁月无情的摧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蒿蓬何足叹,嘅此蕙与兰。兰衰有余馥,犹足奉君欢。”诗人意味深长地说,蒿蓬与兰花虽然命运不同,但都有它们的价值和美丽。兰花虽然衰败,但仍然散发出香气,仍然值得奉献给君王。这里诗人通过对蒿蓬和兰花的比较,表达了对于人生兴衰无常的理解和接受,并传达了一种豁达和知足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界的蒿蓬和兰花,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起伏和兴衰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于命运的接受和豁达的态度。

诗词推荐

走清奔碧日潺湲,势与晴江远接连。沙草碧侵区马路,岸花红湿钓鱼船。烟生远店收寒雨,风起高梧咽暮蝉。徐氏旧居人识否,渡南溪下白云边。

采芑采于田,采芹采于水。岂弟君子心,作人岂异此。神农昔尝药,志在起人死。百圣一乐育,亦如尝药然。医国得一士,亿万性命悬。诡诞王母桃,幻虚太华莲。孰为返魂草,足扶天地颠。嗟嗟燕昭王,海上求神仙。不务长尔国,徒欲长尔年。

屋边花萼自离披,屋底臞儒但著书。游冶郎君应冷笑,不能暇逸独可欤。

宝马鸣珂踏晓尘,鱼文匕首犯车茵。适来行哭里门外,昨夜华堂歌舞人。秉烛朝天遂不回,路人弹指望高台。墙东便是伤心地,夜夜流萤飞去来。

奉常珍重末僚情,许以疏慵簉俊英。已办初筵酬物色,更将馀事到诗盟。贪吟不惜挥貂笔,忍醉何妨釂兕觥。细踏芳菲过腴润,桃蹊红雨报新晴。

青海风,飞沙射面随惊蓬。洞庭风,危墙欲折身若空。西驰南走有何事,会须一决百年中。

冬月不启壁,深虑惊蛰虫。物方全性命,如我爱吾宫。

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君去问相识,几人今白头。

水满陂塘草满川,望中茅屋起孤烟。十年不踏安丰路,遂与清淮作次边。

甚宠无如使北行,曾同万里听边声。黄金台下嘶宛马,木叶山前度汉旌。缠到关南逢雁尽,重来海上见波平。故人临月应相望,一夕寒光特为明。

一年一度屠苏酒。老我惊多又。明年岂是更无年。已是虚过、三十八年前。世间何物堪称好。家有斑衣老。相期他日早还归。怕似瞻由、出处不曾齐。

玉楼初见念奴娇。无处不妖饶。眼传密意,樽前烛外,怎不魂消。西风明月相逢夜,枕罩正凉宵。_人记得,叮咛残漏,且慢明朝。

万方庆嘉节,宴喜皇泽均。晓开蓂叶初,景丽星鸟春。藻思贞百度,著明并三辰。物情舒在阳,时令弘至仁。衢酒和乐被,薰弦声曲新。赓歌武弁侧,永荷玄化醇。

空劫有真宗,声前问己躬。赤穷新活计,清白旧家风。的的三乘外,寥寥一印中。却来行异类,万派自朝东。

苦雨忽相贷,名山难久孤。春泉新雀舌,野苑嫩龙须。土宇钱王日,风烟释氏徒。行人逢不问,松吹自传呼。

甲长神京冠,王封异姓优。风云开杰阁,水月转芳洲。种玉阶庭盛,挥金族绪周。诸郎自持橐,衮衮尚公侯。

马蹄相逐到浮光,客里相宽对举觞。夜暖试铺新枕簟,晓寒仍索旧衣裳。樱桃着雨便成腐,柳絮随风如许狂。连岁经行淮上路,忧时嬴得鬓毛苍。

解后犹存石柱梁,周家九鼎尚沦亡。此泉只是寻常水,为有欧苏姓字香。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泾水黄,陇野茫。负太白,腾天狼。有鸟鸷立,羽翼张。钩喙决前,钜趯傍。怒飞饥啸,翾不可当。老雄死,子复良。巢岐饮渭,肆翱翔。顿地紘,提天纲。列缺掉帜,招摇耀鋩。鬼神来助,梦嘉祥。脑涂原野,魄飞扬。星辰复,恢一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