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丕上人还四明育王寺

解夏还寻旧寺栖,满船黄叶过长溪。
袈裟影入秋山远,舍利光悬夜塔低。
鹅识讲时常绕听,猿知定后不惊啼。
却惭扰扰尘中客,觉路如今去尚迷。

作品评述

《送丕上人还四明育王寺》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丕上人返回四明育王寺的情景。

诗中描述了解夏(丕上人的法号)寻找旧寺庙栖身的场景,黄叶满船,顺流而下,经过长溪。船上的丕上人的袈裟的影子在秋山中远远地投射出来,夜晚塔底的舍利发出微弱的光芒。

诗中提到鹅和猿,鹅知道丕上人讲经时常常围绕着听,而猿知道丕上人定后不会惊扰它们的啼声。这些描写表达了丕上人的修行和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表达了高启对自己在尘世中扰乱了客人的惭愧之情,他意识到自己的修行之路仍然迷茫。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表达了丕上人的修行之旅和高启对自己修行道路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之美。

诗词推荐

暖来日晒冰滑,恨极天寒竹修。云开梵铎相诉,水活渔船自流。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泽鱼山豕各忘年,味可胜穷总所便。堪笑荆吴相俎豆,遂令蛮触自矛鋋。食无误蟹车同轨,贡不徵蚶泽漏泉。我在帘山人迹罕,亦蒙惟错馈甘鲜。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昔人性何诞,欲载无穷酒。波上任浮身,风来即开口。荒唐意难遂,沉湎名不朽。千古如比肩,问君能继不。

几度言归未得归,归心常切故山薇。人於愁处酒难着,春正好时花已稀。残日明池蝌蚪集,绿队满院伯劳飞。浮生衮衮只如此,未必今朝悟昨非。

歛尽残云见夕阳,门前罢亚渐登场。经年都得几回醉,一雨顿惊如许凉。耐事尚能心似铁,放歌仍忘发成霜。颐生底用从人问,此是山翁肘後方。

兔走乌飞不相见,人事依稀速如电。王母夭桃一度开,玉楼红粉千回变。车驰马走咸阳道,石家旧宅空荒草。秋雨无情不惜花,芙蓉一一惊香倒。劝君莫谩栽荆棘,秦皇虚费驱山力。英风一去更无言,白骨沉埋暮山碧。

未得黄冠换白襕,不妨持钵乞坛间。要还少室山人愿,须破多金长者悭。

征鞍带月,浓露沾襟袖。马上轻衫峭寒透。望翠峰深浅,忆着眉儿,腰肢袅,忍看风前细柳。别时频嘱付,早寄书来,能趁清明到家否。这言语,便梦里、也在心头,重相见、不知伊瘦我瘦。纵百卉千花已离披,也趁得、酴醿牡丹时候。

陟彼郊丘,大祀是承。其豆孔庶,其香始升。上帝时歆,以我齐明。卒事而入,福禄来咸。

松风吹我飞,手搦空中月。笑指蓬莱山,可补银河缺。

轻叶独悠悠,天高片影流。随风来此地,何树落先秋。变色黄应近,辞林绿尚稠。无双浮水面,孤绝落关头。乍减诚难觉,将凋势未休。客心空自比,谁肯问新愁。

写来犹是挟春娇,想见当年魏与姚。花外小车看未了,杜鹃声里洛阳桥。

辕门初射戟。看气压群雄,虹飞千尺。青云试长翮。拥牙旗金甲,掀髯横策。威行蛮貊。令万卒、纵横坐画。荡淮夷献凯,歌来斗印,命之方伯。赫赫功名天壤,历事三朝,许身忠赤。寒陂湛碧。容卿辈、几千百。看皇家图旧,紫泥催去,莫忘尊前老客。愿年年满把黄花,寿君大白。

上元灯火胡尘里,寒食田园野草生。文武坠来唯不寐,精神耗後更多情。片云忽作几日雨,众恨添号半夜声。从此无烦问春色,市无过客谩荒城。

月光如粉白。秋露似珠圆。络纬无机织。流萤带火寒。何年迎弄玉。今朝得梦兰。讶许能含笑。芙蓉宜熟看。

三十四年台榭,八千馀里江津。去时杨柳正轻颦。重来桃李少,不似旧时春。风扫半空烟雨,玉虹翠浪如新。可怜笳鼓送行人。白头梳上见,归梦枕边频。

残霭动疏林,平畴入远浔。月圆今夕话,风碎隔年心。蹙蹙江湖窄,瞿瞿天地深。偶传消息好,喜慰一登临。

昔时亦云雨,今时亦云雨。自是荒淫多,梦得巫山女。从来圣明君,可听妖魅语。只今峰上云,徒自生容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