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贺天童灭翁和尚

接人筹室肯雷同,用治后机不犯锋。
把定牢关轻放过,一人标记一株松。

作品评述

《寄贺天童灭翁和尚》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绍昙。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贺天童灭翁和尚,
接待来宾筹划室,心甘情愿雷同,
行政管理有方,不冲撞风头。
将门牢牢关好,轻轻地放行,
一人一株松树,作为标记。

诗意:
这首诗词是释绍昙寄给灭翁和尚的一首赞颂之作。诗中描述了灭翁和尚接待来宾时的仁慈和机智,他以和谐的方式处理事务,不会与他人争锋,而是以平和的态度接纳和解决问题。他将门牢牢关好,但又不拘泥于权威,轻松地放行,象征着他待人宽容,不拘小节。最后,每个人都有一棵松树作为标记,这代表着他们各自的身份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灭翁和尚的为人处事之道。他以柔和的方式处理事务,不追求权威和胜利,而是注重和谐和善意的交流。将门牢牢关好,轻放过,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容纳,同时展示了他的胸怀和胆识。每个人都有一棵松树作为标记,显示了他对每个人独特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描写,展示了灭翁和尚高尚的品质和为人处事的智慧,以及对人性和和谐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籍,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修行须是身衣布。受寂寥餐素。道心不与众心同,绝忧愁思虑。内中认取金怀聚。并开明玉兔,赤鸾抱住黑龟精,这些儿谁悟。

怪得连阴不放晴,直教飞雪试轻盈。风回冉冉霓裳舞,云暗纷纷鹤羽明。大似梅花饶一出,薄於柳絮更多情。披衣端为诗催起,吟得诗成分外清。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脚底神通也自强,三更报我有飞霜。人言冬夜长如岁,不寐方知岁未长。

旧去新来懒送迎,岩间冢下见枯形。忍成残腊半宵梦。侩地寒檠两岁灯。

薰风解尽吾民愠。正蓬渚芳遍。昨夜商周生伊旦。从来仁者,仲尼称寿,更捧金杯劝。我有诗词三百卷。等留取、频频献。且看明年秋欲半。紫薇花下,绿槐阴外,天语颁新宴。

古今词家未能道者。”余时年少气锐,谓此人间景,余与子皆人间人,子能道,余顾不能道耶,冥搜六日而词成。成子惊赏敏妙,许放出一头地。异日霞翁见之曰:“语丽矣,如律未协何。”遂相与订正,阅数月而后定。是知词不难作,而难于改;语不难工,而难于协。翁往矣,赏音寂然。

异哉宗子孝,亲疾远关心。每验痛大小,因知疾浅深。

彩旗蔽野南风香,欢门遮马东路长。黄童白叟百拜酒,鸾栖主人今日行。忆昔焦氛涨天赤,手挽龙津力输涤。簿领为职关系重,儒术饰吏经纶密。学校一新衿佩来,市井再复图画开。男耕女织各按堵,山居海藏皆熙台。口不言功心自谕,三年任满留不住。我穷欲饯惟有心,一诗收拾行碑语。

溪上望悬泉,耿耿云中见。披榛上岩岫,峭壁正东面。千仞泻联珠,一潭喷飞霰。嵯rU满山响,坐觉炎氛变。照日类虹霓,从风似绡练。灵奇既天造,惜处穷海甸。吾祖昔登临,谢公亦游衍。王程惧淹泊,下磴空延眷。千里雷尚闻,峦回树葱蒨.此来共贱役,探讨愧前彦。永欲洗尘缨,终当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平生烟霞侣,此地重徘徊。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日暮天无风,岸巾夕阳中。回首发遐想,明月已升东。

手把春花已后春,锦容入眼更成新。凭栏落日浑无□,倍觉君诗信有神。

龟蹲印势接灵峰,杰出真贤盛代中。玉燕昔符仙梦异,金瓯果覆相名雄。两京政拟汾阳复,六计应论户牖功。世合中兴多喜色,边头时有捷书通。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自见来,虚过却、好时好日。这訑尿粘腻得处煞是律。据眼前言定,也有十分七八。冤我无心除告佛。管人闲底,且放我快活。便索些别茶祗待,又怎不遇偎花映月。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

万物余一体,九州余一家。秋毫不为小,徼外不为遐。不识寿与夭,不知贫与赊。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纷华。近迹以观之,尧舜亦泥沙。庄周谓如此,而世以为夸。

冬旱井泉竭,霜清天宇空。惊心严戍马,极目览征鸿。弓手徵中产,船官及老农。可怜时节在,吾道自终穷。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