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晋张华的《杂诗三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guǐ dù suí tiān yùn , sì shí hù xiāng ch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四时:1.乐舞的名字。2.指一天中的朝、昼、夕、夜。3.春、夏、秋、冬四季。4.指一年四季中的农时。
互相:(副)表示两者间彼此相同对待的关系。[近]相互。
相承:相承,汉语成语,拼音是xiāng chéng,意思是指先后继承,递相沿袭;上下相托。出自《易·归妹》。
张华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原诗
晷度随天运,四时互相承。
东壁正昏中,涸阴寒节升。
繁霜降当夕,悲风中夜兴。
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
重衾无暖气,挟纩如怀冰。
伏枕终遥昔,寤言莫予应。
永思虑崇替,慨然独拊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