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丈尚书

天孙司经纬,专巧上帝旁。
星缕日月针,几经补苍苍。
弭节游人间,帝服无文章。
寒女一机素,未知作衣裳。
再拜愿祈巧,精神通渺茫。
但恐云车回,虚无往路长。

作品评述

《上李丈尚书》这首诗词是宋代王之望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李丈尚书
天孙司经纬,专巧上帝旁。
星缕日月针,几经补苍苍。
弭节游人间,帝服无文章。
寒女一机素,未知作衣裳。
再拜愿祈巧,精神通渺茫。
但恐云车回,虚无往路长。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为李丈的尚书向天孙司(掌管天文历法的神祇)祈求技艺的情景。李丈专精于制定天文历法,他以巧妙的手法辅佐着上帝。他用星辰的线索来补充日月的指引,经历了多次的修正,才得以呈现出苍苍宏伟的天象。

李丈游走于人间,不慕名利,身着朴素。他是一个清贫的官员,没有华丽的衣冠来装饰自己,一台织机是他唯一的伴侣。这位寒苦的女子正在为他织造衣裳,但他并不知道这些衣裳的用途。

诗人王之望再次向李丈致敬,祈求他的巧技能够完美无缺。然而,这样的祈愿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李丈的精神和智慧已经超越了尘世间的一切。诗人担心天上的神车可能会把李丈带回去,而他的伟大工作将会无法继续下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含蓄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丈这一天文学家的形象,并表达了对他深深的敬意。诗词中使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比如天孙司、星缕日月针等,将天文学与人间的真挚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天文学家的推崇之情。

诗人通过李丈的形象,强调了他对于天文学的专注和执着,以及他为人谦逊和淡泊名利的品质。诗中所表达的祈愿,既是对李丈技艺的赞美,也是对他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赞颂。然而,诗人也透露了自己的担忧,认为李丈的离去可能会导致天文学的衰落,暗示了对天文学价值的思考和珍惜。

整首诗词以平和的节奏和细腻的意象构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通过对天文学家的描写,传递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的深刻思考。它既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天文学的重视,也表达了对科学精神和人类追求真理的崇高敬意。

诗词推荐

重锦褰妆幕,请罗换舞衣。钗头双燕子,先向社前飞。

久怀简书畏,幸解绅笏束。忘年效儿女,适意挥僮仆。植杖理新蕉,埋盆养寒菊。前除驯鹊乌,近槛游麋鹿。遐观时倚楹,瞑坐或忘烛。门阑迹如扫,我亦甘幽独。

飘洒三冬暮,苍茫一气凝。寒威斗自壮,空色晓逾澄。狂走寻冈兔,饥呼失树鹰。年来交态浅,有兴即谁乘。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野风。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

备员无补见丝毫,幸喜为官似马曹。每许芜音持布鼓,更容劣技试铅刀。兼收屡赐百金诺,借重终期一字褒。廊庙他时应有待,誓将么麽寄钧陶。

归路指城隅,城楼出画图。水光摇野艇,云影掠平芜。只合山林住,胡为朝市趋。丘丹不浪出,五字访姑苏。

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废。贤哉黄次公,鉴裁实精诣。殷勤谢督邮,此丞乃廉吏。重听庸何伤,善助无失意。古人骨已朽,来者复谁继。仲车天下士,固非许丞类。至行通神明,问学有根柢。若充老更聘,自革风俗弊。太守前己闻,粟帛俄见赐。奈何少年子,辄效督邮事。道丧贤哲穷,闻之

元日独酌不成酡,穿林唤客雪中过。三百六旬又过矣,四十五春如老何。帻软渐知簪发少,兴豪那计酒筹多。小园风景偏宜雪,缀柳妆梅有许窠。

无心亦无法,非法亦非心。大勋不竖赏,柴扉草自深。

一夜蟠桃吹坼。刚道有人偷折。幸自没踪由,无奈蝶蜂胡说。胡说。胡说。方朔不须耳热。

叠叠青山相送迎,绕溪幽树万蜩呜。我来场屋无声字,也在神仙洞里行。

纵说疏疏落落,仍看脉脉憧憧。那得心如荷叶,水珠转念无踪。

赫奕金枝旧,光华玉节新。鱼轩方税驾,鹤驭已离尘。百岁虽遗恨,双珠自可人。通家思往事,老泪一沾巾。

性习自然分远近,智愚安得便无移。困而不学民斯下,愚者要当且力为。

马师问处没踪由,或示三冬话九秋。认著即心心即佛,一丝头是一丝头。

江南本是山水国,峡影峨云插空碧。世人爱画不爱真,一幅生绡悬素壁。董生好手毕宏上,意在笔先方落笔。云关岫幌扫层青,月浦烟汀写修白。纵横琐细分毫厘,变化幽冥绝痕迹。沧江碣石忽破碎,片纸散漫留不得。当年载入米家船,夜夜虹光八千尺。新评信品夸天真,声价祗今万钱直。

山林有福足慈云,一耐中閒百废新。诗榻话香来雅伴,斋钟声好撼禅邻。红颜药力如平日,青眼梅花又小春。欲赞法身安稳处,年年松竹长精神。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悠悠多路岐,相见又别离。东风催节换,焰焰春阳散。楚草渐烟绵,江云亦芜漫。送子恨何穷,故关如梦中。游人尽还北,旅雁辞南国。枫树几回青,逐臣归不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