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鴈

秋鴈多夜飞,前群後孤来。
俦合鸣自得,只去音已哀。
哀音能感人,肠酸非食梅。
共将形影对,安得不早衰。

作品评述

《秋鴈》是一首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的雁儿多在夜晚飞翔,前面的雁群后面只剩下孤雁。伴侣相互呼唤,感到自得,只有它一声声的叫唤已经变得悲哀。悲哀的声音能够触动人的心灵,让人感到肠子酸痛,哪怕是没有食用梅子。我们一起形影相对,又怎么能不早早地衰老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雁群飞行的景象,也借雁群的形象抒发了人生的哀愁和衰老之感。诗中的雁群在秋天的夜晚飞行,前面的雁群渐渐远去,只剩下孤雁,寓意着人生中相伴的人会逐渐离去,只剩下孤独。雁群彼此呼唤,感到自得,但是声音已经变得悲哀。悲哀的声音能够触动人的心灵,让人感到肠子酸痛。最后,诗人表达了人们在一起相伴时形影相对,却无法避免早早地衰老的命运。

赏析:
《秋鴈》以雁群的形象抒发了人生的哀愁和衰老之感,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雁群在秋天的夜晚飞行,既可视为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可寓意人生的旅程。前面的雁群逐渐远去,只留下孤雁,象征着人生中离别和孤独的经历。雁群的呼唤声本是欢快的,但在诗中却变得哀伤,传递出一种对别离和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雁群的命运,表达了人们在相伴中面临的离散和衰老,人生终将走向衰败的命运。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雁群的飞行场景和诗人的感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星月相逢现此身,自然无迹又无尘。秋来若向金天会,便是青莲叶上人。

鸥鹭之与侣,竹石之与居。子虚亡是公,付之渴相如。

交友不在眼,逢君怀抱开。主人容客醉,樽酒犯寒来。老境侵霜鬓,羁愁付酒杯。身闲不易得,相与且徘徊。

娉娉袅袅。芍药枝头红玉小。舞袖迟迟。心到郎客已知。当筵举酒。劝我尊前松柏寿。莫莫休休。白发簪花我自羞。

大明宫阙九天开,中使传宣殿里来。红玉雕盘宫锦覆,上公含笑赐金回。

去岁桐川弟,新从姊处归。备言家庆事,犹著嫁时衣。尚欲寻松社,宁堪哭素帏。人生真一梦,回首事皆非。

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好逐秋风上天去,紫阳宫女要头冠。

平昔低头避桃李,英华今发岁云秋。盛时已过浑中我,醉舞狂歌插满头。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因居客舍大,百感动心间。两鬓生白发,难明长夜天。

消息枝头梅子黄。两宫恩意酿湖光。长庚自是文章瑞,好伴前星烛万方。金鸭暖,玉杯香。换鹅笔墨醉淋浪。只将名字为公祝,便合千秋佐玉皇。

两河兵已偃,处处见归舟。日夜故人散,江皋芳树秋。楚云伤远思,秦月忆佳游。名动春官籍,翩翩才少俦。

春风吹雨密还疏,门掩荒山数亩居。换米但须居士屩,入都宁倚子公书。安贫自足容高枕,处事时应念覆车。所恨卜邻非二仲,枉教三径草频除。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归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玉局老仙天下人,平生爱与石传神。长江绝岛风涛里,千古常令墨色新。

去年梅雪天,千里人归远。今岁雪梅天,千里人追怨。铁石作心肠,铁石刚犹软。江海比君恩,江海深犹浅。

今朝九月初一,败叶凋零满室。钵盂高挂悬崖,拄杖依前靠壁。几许溪山风月,且无遮个消息。诸祖不解提掷,久参那辨端的。云黯黯兮胡汉何分,风萧萧兮鼻孔突出。自是捕盗无功,只管抱脏叫屈。捉得也,捉得也,在什么处?晚风吹动不楼春,归来一径花狼藉。

仙人薄蓬莱,乘槎度河浒。旧观桑田变,今访钟山古。驾言出东门,恍若之帝所。朝曦霁青霜,枫叶落红雨。亭亭望浮图,隐隐插天宇。坡垂北溟鳌,石卧南山虎。遥闻饭后钟,绝胜紞如鼓。薛惟布金地,草木谁敢侮。孤芳破冰雪,喜见梅萼吐。同游皆大雅,缁素竞先睹。巾车似元亮,漱石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密片无声急复迟,纷纷犹胜落花时。从容不觉藏苔径,宛转偏宜傍柳丝。透室虚明非月照,满空回散是风吹。高人坐卧才方逸,援笔应成六出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