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礼经老僧

香火一炉灯一盏,白头夜礼佛名经。
何年饮著声闻酒,直到如今醉未醒。

作品评述

《戏礼经老僧》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火一炉灯一盏,
白头夜礼佛名经。
何年饮著声闻酒,
直到如今醉未醒。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老僧在夜晚虔诚地燃香祭拜佛经的场景。他已经年老,但仍然坚持每晚燃香礼佛。诗人借此描绘了老僧一腔虔诚的信仰和对佛教的执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老僧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对佛教经典的崇敬。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香火一炉灯一盏”,通过对香火和灯盏的描绘,展示了佛寺中虔诚的氛围。香火和灯盏象征着信仰的火种和光明,整个佛寺被温馨的灯光和香气所包围。

第二句“白头夜礼佛名经”,表达了老僧虽然年老,却仍然坚持夜晚礼佛的习惯。白头象征年老,夜晚象征冥思默想,礼佛则表明了他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佛经的尊重。

第三句“何年饮著声闻酒”,声闻酒是佛教中的一种特殊酒品,象征着修行者对佛法的渴望和追求。诗人用“饮著声闻酒”来表达老僧对佛法的追求,并暗示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修行经验。

最后一句“直到如今醉未醒”,意味着老僧对佛法的执着和追求。他像是陶醉在佛法的世界中,追求着更高的境界,对修行的渴望仍未结束。

整首诗通过对老僧虔诚的描绘,展示了信仰和执着的力量。它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意,并呈现了修行者追求内心宁静和智慧的精神追求。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呼应了佛教文化中的修行理念,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衣冠周柱史,才学我乡人。受命辞云陛,倾城送使臣。去程沧海月,归思上林春。始觉儒风远,殊方礼乐新。

床帷夜气馥,衣桁晚烟凝。瓦沟鸣急雪,睡鸭照华灯。

遥夜浇愁赖麴生,灯前忽见卧长瓶。比红有句狂犹在,染白无方老已成。园径露萤黏湿草,塔檐风铎乱疏更。悲秋要是骚人事,未必忘情胜有情。

离乱雪山隔,艰难蜀信通。道人能缩地,移取向江东。

入室芝兰气不殊,逢君还忆见君初。梅花正喜春悬凤,藿叶俄同夏鱠鱼。下榻旧闻看孺子,负荆谁复谢相如。艰难正离平戎策,及早东游叩帝居。

从宦舟行远,浮湘又入闽。蒹葭无朔雁,柽栝有蛮神。传吏闲调象,山精暗讼人。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柱史回清宪,谪居临汉川。迟君千里驾,方外赏云泉。路断因春水,山深隔暝烟。湘江见游女,寄摘一枝莲。

孑孑归樯五两翻,香林禅石抱云根。单囊憩罢还微笑,却是青山不出门。

宰执连镳向北行,淮南夜夜鬼灯青。虽然适意无南北,生死难逃筛下星。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澄鲜祇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山云一坞住山翁,菘韭成畦带雪忪。飞食肉奚关我事,乳蒸豚亦为谁供。衡茅高枕人间世,蓑笠归锄雨外峰。曾读坡山菜羹赋,断无尘土到奇胸。

归。数得宣麻拜相时。秋前后,公衮更莱衣。

插云千万重,一望不可暂。前岭与後峰,翠色浓复淡。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几度飘零满地金,移根堂下豁尘襟。主翁自是曾修月,更为人间著翠阴。

紫极秋声竹满轩,一尘飞不涴琴樽。白云自逐秋风去,卧看青山嬾出门。

往来积习几生身,石上精魂世共闻。北涧水通南涧水,南山云绕北山云。光含众色珠常静,影入千溪月不分。试向道人谈实相,神奇座臭但纷纷。

苏李宗风我雀扬,少陵公按子开堂。官曹此地文书省,诗社从今日月长。山滴晓烟收后翠,莲漂天女戏时香。可孤煮饼分缰韵,正使铜花澁印章。

名花韵在年晴初,雨沁胭脂脸更敷。蒲驿莫妨娱刺史,锦坊岂不胜中书。时无艳曲临轩纵,公莫巍坛韫匮沽。春老绿阴春子近,东风来往一吹嘘。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