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良贵题明州三江亭韵

红尘一点不相侵,下瞰澄江几万寻。
地接海潮分鼎足,檐飞凤翼峙天心。
三山有路云收幕,午夜无风月涌金。
欲识龚黄报新政,满城争唱使君吟。

作品评述

《和潘良贵题明州三江亭韵》是宋代陈栖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尘一点不相侵,
下瞰澄江几万寻。
地接海潮分鼎足,
檐飞凤翼峙天心。
三山有路云收幕,
午夜无风月涌金。
欲识龚黄报新政,
满城争唱使君吟。

译文:
红尘的纷扰无法侵扰一点,
俯瞰澄江,它延绵万里。
大地与海潮相接,分座鼎足,
檐角飞起凤翼,屹立在天心。
三座山上有道路,云彩渐渐敛去,
午夜无风,明月如金涌动。
想要了解龚黄的新政变,
整个城池为争先唱出使君的吟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明州三江亭为题材,通过景物描写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红尘世界的超脱和对时局的关注。

诗的开头,诗人说红尘的纷扰对他的心境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一点也没有侵扰到他的内心宁静。接着,他以鸟瞰的视角描述了澄江,它在他眼中蔓延绵长,延伸出万里。这里的澄江可以被视为世俗红尘的对照,是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之地。

之后的几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大地与海潮比喻为相接分座的鼎足,表达了地势的壮丽和稳固。他提到檐角飞起凤翼,屹立在天心,这是对建筑物和景观的描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追求高尚和卓越的心境。

接下来,诗人谈到三座山上的道路,云彩逐渐敛去,午夜无风,明月如金涌动。这里的山和云彩可以被视为诗人内心的追求和烦恼,而午夜无风、明月如金涌动则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光明。

最后两句,诗人以龚黄和新政为象征,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注。他说满城争唱使君的吟咏,意味着人们对新政的热切期待和呼唤。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局和社会变革的关注。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给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雪恰来时子恰行,白云飞边双眼明。阿母几年不相见,阿兄唤渠来作伴。探囊半粒黄金丹,湘南小儿开病颜。江西两奔留不住,并被湘南夺将去。

十载龙门山下路,梦魂不到京华。此身著处便为家。穷通吾有命,不乐复何耶。万事尊前供一笑,浩然逸兴无涯。诗人休更咏丘麻。东风吹酒醒,冷眼看飞花。

竹里茅檐竹外溪,青琅玕映碧玻瓈。吟从亭午到薄暮,诗就不知安所题。

韩信寄食常歉然,邂逅漂母能哀怜。当时哙等何由伍,但有淮阴恶少年。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坛上平明大将旗,举军尽惊王不疑。捄兵半楚潍半沙,从初龙且闻信怯。鸿沟天下已横分,谈笑重来卷楚氛。但以怯名终得羽,谁为孔费两将军。

同行谁际此心同,我去君留怅北风。两地相分云袂远,前峰自掩雪林空。几多遣兴怀樽俎,千万将书托燕鸿。独过顾城湖上晚,已拚绝饮蛰孤篷。

倾盖江头许定交,谈经论事听忘劳。辙环万里犹持橐,门掩三秋却梦力。流水落花公境界,摘山煮海我官曹。人生五马从来贵,行乐何须叹二毛。

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锯。一日复一日,会有豁时处。

霜迟断陇荞花白,水足平田稻子红。剩把丰年供祖帐,送将玉节过江东。

雨入纱窗风簸船,菊花过後早梅前。锦江春色熏人醉,也到壶中小隐天。

猛虎岂云猛,潜藏何天昏。行行出丛薄,稍稍入孤村。孤村何所利,所利犬与{左犭右屯}。谁知仁者勇,去恶义自敦。

圆潭写流月,晴明涵万象。仙翁何时还,绿水空荡漾。凉哉草木腓,白露沾人衣。犹醉空山里,时闻笙鹤飞。

浸碧去崖谷,琅然话夙缘。水云藏定力,霜雪护华巅。渐喜虚形槁,祗求实行全。曾随痴钝失,当已得心传。

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鲜云七宝车。宴罢瑶池红日晚,归来零乱满宫花。

春连禁御绿阴交,对面晴烟舞翠蛟。最是君王游幸少,宫花浑未识鸣鞘。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小砑红绫笺纸。一字一行春泪。封了更亲题,题了又还坼起。归未。归未。好个瘦人天气。

心随流水还乡国,身向青山上屈盘。秋梦不成秋雨细,西风一夜客亭寒。

识君因读春秋传,今日坟前见断碑。大义可令吴俗变,高风不独鲁人知。剑光注壑生灵草,树影悬空动羽旗。休问姑苏旧风景,白烟青雨黍离离。

鹤行而啄,青玉嘴,枯松脚,兔蹲而累,尖两耳,攒四蹄。往往於人家高堂净屋曾见之,锦装玉轴挂壁垂。乍见拭目犹惊疑,羽毛襂褷眼睛活,若动不动如风吹。主人矜夸百金买,云此绝笔人间奇。画师画生不画死,所得百分三二尔,岂如翫物翫其真。凡物可爱惟精神,况此二物物之珍。月

天窦膏肓在羽衣,寂寥于蒍讵能医。当时宇宙皆声色,不梦阳台一紫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