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春寒吟七首

当是平生取数多,穷途无力战群魔。
二千石滥知州事,三十年羞进士科。
人老决难重少壮,春寒毕竟渐晴和。
筹来算往终无益,且傍残梅作醉歌。

作品评述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平生经历的艰辛和沧桑,以及他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中文译文如下: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

我这一生的经历艰难无比,
在困境中无力与种种魔难斗争。
我这个曾经被封为二千石的知州,
三十年来羞于参加进士考试。
人老了决不可能再拥有少年时的精力,
然而春寒终究会逐渐转暖和。
回首计较过去,已经毫无意义,
不如依偎着残存的梅花,吟唱醉意的歌曲。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他对自身命运和时光流转的感慨和思考。

诗意: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以朴素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平凡而坎坷的一生的反思。他经历了许多困境,却无力与困难抗争,一直以来都对自己未能考中进士感到羞愧。他意识到年华已逝,力量已衰,年老之后不可能再有年轻时的激情和活力。然而,他仍然坚信春寒终将过去,生活将会逐渐好转。最后,他认识到计较过去已无益,不如倚靠残存的梅花,以自己的方式唱出醉意的歌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思考和感悟。他通过自省,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但依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尽管他经历了许多困境和挫折,但他仍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他选择享受现在的美好,不再纠结于过去的遗憾。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领悟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峰顶浮图第几重,四天尘界尽虚空。县居岛屿萦回处,海在烟霞叆叇中。浴水垂盘晒谷日,轰雷鼙鼓怒涛风。蓬莱咫尺兰干底,平步长桥跨玉虹。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一牛鸣处是君家,乘兴烟蓬蹴浪花。银蒲流支新得路,人惊仙客在浮槎。

恋恋栏干云复留,恍然天地与身浮。水涵空界光无际,山在地州翠欲流。点破琉璃云表雁,足成图画柳边舟。岁阑却自忘归兴,更欲同为雪后游。

客梦朦胧酒力锁,梨雪漠漠路迢迢。醒来便欲寻春去,杨柳江南十五桥。

圣化如时雨,吾门自教风。文翁来蜀郡,常衮在闽中。夔足无多用,鳌头只独雄。诸君携手上,名姓广寒宫。

烟堤小舫,雨屋深灯,春衫惯染京尘。舞柳歌桃,心事暗恼东邻。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待唤起,甚江蓠摇落,化作秋声。回首曲终人远,黯消魂、忍看朵朵芳云。润墨空题,惆怅醉魄难醒。独怜水楼赋笔,有斜阳、还怕登临。愁未了,听残莺、啼过柳阴。

太牢笔,少牢口,东西南北何处走。

雪意初疑作不成,才飞数片又还晴。正思润泽沾千里,忽见缤纷满一城。凋郡共欣消沴气,老农相庆沸欢声。我将尽把姑溪酿,要与邦人乐太平。

晚秋天。过暮雨,云容敛,月澄鲜。正风露凄清处,砌蛩喧。更黄蝶,舞翩翩。念故里、千山云水隔,被名缰利锁萦牵。莫作悲秋意,对尊前。且同乐。太平年。

水石随缘岂计程,东吴相遇别西京。夜禅月下袈裟湿,晓上山巅锡杖鸣。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越中多有前朝寺,处处铁钟石磬声。

少日猖狂不自谋,即今垂死更何求?简编不隔圣贤面,梦寐时为河岳游。浊酒未倾心已醉,长歌欲发涕先流。石帆射的烟岚晚,过雁声中又一秋。

愧师承。宣路虽不逮,而寿过之。结屋姑苏台之北,种花弄孙以自适,世念甚轻。今七十有四矣,耳目聪明,髭鬓未白。因其初度,赋醉梅花一首寿之传得西林一派清。年华垂过欠官称。居无多地花常好,客有来时鹤自鸣。分蕊馆,驻箳星。齐眉相对眼尤明。弄孙教子婆娑醉,岁岁疏梅入寿

南湖堂上著彭宣,结得襄王梦里缘。试问傍人鸥与鹭,何如随步小婵娟。

寂寂旧桑田,谁家女得仙。应无鸡犬在,空有子孙传。古木花犹发,荒台路未迁。暮来云一片,疑是欲归年。

薄丈丈。薄丈丈。八旬有四,因甚发心修养。看重阳、文集全真,得知些味况。勿言老,休寿相。外貌苍苍,内容侗傥。气不断、亦可修持,

饱经霜古树,怕春寒、趁腊引青枝。逗一点阳和,隔年信息,远报佳期。凄葩未容易吐,但凝酥半面点胭脂。山路相逢驻马,暗香微染征衣。风前袅袅含情,虽不语、引长思。似怨感芳姿,山高水远,折赠何迟。分明为传驿使,寄一枝春色写新词。寄语市桥官柳,此先占了芳菲。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起来蛛网罥茅檐,脱叶飞飞却倒粘。十月风光成妩媚,一林霜气自深严。比花已老何人摘,村酒无多喜客添。收拾江湖閒望眼,展峰亭上数山尖。

不见团圆桂景森,清辉一片本常今。欲看静夜千家昼,先扫长空万里阴。宇宙光明思佛掌,儿童嚬蹙见人心。茫茫千里凭谁问,每使良辰罢访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