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宫教韵

六籍横陈日醉心,忍贫不肯问钱神。
旁人但见见冰冷,岂识胸中暖似春。

作品评述

《和王宫教韵》是宋代诗人王炎所作,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柔情和深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六籍横陈日醉心,
忍贫不肯问钱神。
旁人但见见冰冷,
岂识胸中暖似春。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第一句“六籍横陈日醉心”,描绘了作者身处政务繁忙的宫廷之中,但他的心却陶醉于诗词创作之中。这句话通过“六籍”和“横陈”这样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专注。

第二句“忍贫不肯问钱神”,表达了作者的贫困和清贫的生活状况。然而,尽管生活拮据,作者却不去寻求财富,而是专注于追求内心的文学追求。这句话展现了作者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更加强调了他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

第三句“旁人但见见冰冷”,描绘了旁观者看待作者时的冷漠和不解。这里的“冰冷”可以被理解为旁人对于作者的冷淡态度,对于他的才华和创作的冷漠。这种冷漠和不解使得作者的内心世界显得孤独和寂寞。

最后一句“岂识胸中暖似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温暖和春天般的温和气息。尽管外界对于他的才华和创作的理解有限,但作者的内心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就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作者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于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诗中的隐喻和意象使得诗词更加丰富和深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追求的坚持和内心的温暖,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春去春来岁岁同,花开花落任东风。只堪美酒酬佳景,莫把閒愁料化工。

圭宝先知晓,盆池别见天。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勿以梁事问,将遗太后忧。若非叔长者,谁为帝忠谋。

延年有术,餐古松根下,茯苓千岁。纵是延年如何益,命也道之将废。思古之人,词章节行,杲杲行当世。遗风流韵,渊然尚有余味。无奈先哲凋零,后生坦率,多以儒为戏。每笑唐人书不读,直把黄金买贵。山泽奇才,云林真隐,没齿何曾遇。人生如梦,江流日夜东去。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亭亭会山阁,西面秋澄鲜。盘礴一代英,披衣俯飞鸢。迩来几星聚,清樽压云烟。九转奇诀快,分惠毋独仙。

轶材腾骥騄,涌思决河渠。枝茂根先实,名高士岂虚。君王怜旧土,馆殿有新除。努力功名会,燕然欠大书。

周邦咸喜,式歌且舞。于时语语,厥声载路。

儿牵黄犊父担犁,社鼓迎神簇纸旗。不是丰年那得此,今春大胜去春时。

锁棘方当拔士,挥毫正好_文。词源三峡笔千军。尽出平生素蕴。天府伫登名姓,夜窗不负辛勤。直须平步上青云。始信文章有准。

学问直须富有,文章政要深藏。玉在山中辉润,兰生林下芬芳。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雅意老山林,每作山林趣。引领山林景,赋咏山林句。岚光增日夕,林风度朝暮。时时携筇归,群山送归户。

更阑待月华,风露寒欲僵。

沟港重重柳,山坡处处梅。小舆穿麦过,狭径碍桑回。

文字潮州更柳州,兴来八表共神游。骅骝陇孤长鸣日,鹰隼霜天得意秋。鼎鼎百年均昨梦,纷纷一世几名流。为君倾倒平生话,不作人间儿女愁。

入深山,住兰若,离色离声无昼夜。撞钟击鼓不知鸣,地转天回全不怕。

月照参差海上峰,飚轮度处灭行踪。玄冥宫里留宵宴,传得新方解扰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