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与诸将登大甑山作》
拼音和注音
shēn guī mèng lǐ rén shuí zài , zhǐ chǐ lóng duī shì gù xi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故乡:(名)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近]家乡。[反]异乡|他乡。
深闺:旧时指富贵人家的女子所住的闺房(多在住宅的最里面)。
里人:同里的人,同乡。里中主事者。俚人,鄙俗的人。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之间。近在~。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乱后江山但夕阳,边尘千里接荆襄。
三军岁暮归无日,一夕天寒卧有霜。
白草不堪多战骨,黄云何处少沙场。
深闺梦里人谁在,咫尺龙堆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