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友归

浮云起足下,是子欲归家。
藏室收芸蠹,丹房扫箭砂。
时闻捣药鸟,啼向款冬花。
莫使山童去,惊飞逐乱鸦。

作品评述

《送道友归》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周文璞。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浮云起足下,是子欲归家。
藏室收芸蠹,丹房扫箭砂。
时闻捣药鸟,啼向款冬花。
莫使山童去,惊飞逐乱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道友的情景。诗人在送别道友归家时,用一系列意象来表达他的情感和祝愿。他看到浮云飘动在脚下,意味着朋友已经决定要回家了。他整理收拾藏书之处的虫蛀,扫除丹房中的箭砂,这是为了表示自己希望朋友能安心归来,不受任何烦恼的困扰。他听到有鸟儿在捣药,鸟儿的啼叫声穿过寒冬中的花朵,这象征着朋友回家后的安宁和温馨。最后,诗人希望朋友不要让山童去惊扰飞翔的乌鸦,也就是说他希望朋友回家后能够安享宁静,不受外界干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道友的深情厚谊和送别时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一系列细腻的景象,将诗词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他通过浮云、藏室、丹房、捣药鸟等意象,将朋友离别的心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使诗词富有生动的画面感。诗人的祝福和期望也贯穿全诗,他希望朋友能够平安归来,过上宁静愉快的生活。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精准的意象,传递出浓厚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儒雅的风范,以及他们对友谊和家庭的重视。这首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是一种美好的人际情感的表达,让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原籍阳谷(今属山东)。宁宗庆元间爲溧阳丞(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多唱和。有《方泉诗集》传世。 周文璞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自言来此云边住,曾看秦王树石桥。

白塔转青林,微闻谷鸟音。行余四回顾,风至一披襟。半日春游当,劳生落景沈。眷焉聊税驾,老矣盍抽簪。

袅袅白门前,藏乌倍可怜。柔枝排影度,密叶引雏穿。啼合惊宵陌,飞应破晓烟。新知乐如此,讵惜故腰妍。

络纬声残织翠丝。金风剪不断、雁来时。梦回缄泪寄征衣。寒到早,应怪寄衣迟。心事有谁知。黄昏常立尽、暗萤飞。秋来无处不生悲。情脉脉,月转辘轳西。

匪躬尽瘁握机权,虽值时危亦晏然。况有式乾遗奏在,若教勇退更身全。

海近风云恶,城高鼓角雄。山川横惨淡,楼阁半虚空。故国千年鹤,征途万里蓬。余生犹几日,尽合付杯中。

一南一北似飘篷,妾意君心恨不同。他日归来也无益,夜台应少系书鸿。

暴下晋州城,茫然心曲。卧对风轩数竿竹。暑光不受,似我腰围□束。病机还自忖、非寒燠。力仕难任,居头不足。风雨忧愁更相促。星星鬓影,中有利名千斛。省来都外物、真蛮触。

舌似河悬笔水翻,春官首疏见风肝。士须卓尔名当世,好取前修节行看。

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问性矜勤劳,示心教澄习。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一乘从此授,九转兼是给。辞处若轻飞,憩来

寒逼清枝故有梅,草堂先对白头开。残骸已若鸡年梦,犹见骚人几度来。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伴壮丁骑秧马出,看儿童放纸鸢嬉。老无忧责庸非福,身是神仙不知知。

我访茶山公已仙,向人惟有竹苍然。摩挲欲问当时事,竹不能言风为传。

相逢十年惊我老,双鬓萧萧似秋草。壶将未洗两脚泥,南辕已向淮阳道。我家初无负郭田,茅庐半破蜀江边。生计长随五斗米,飘摇不定风中烟。茹蔬饭糗不愿余,茫茫海内无安居。此身长似伏辕马,何日还为纵壑鱼。怜君与我同一手,微官肮脏羞牛后。请看插版趋府门,何似曲肱眠瓮牖。

共把离杯柳影边,柳枝如线拂归船。枝枝似恨人轻别,颦不成眠更可怜。

月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分携决意归先我,邂逅尚留翻挽渠。已是常饥思稚子,更逾三月欠家书。岁云莫矣嗟何及,归去来兮计莫如。壮志渡江叻击楫,老怀寻壑愿巾车。

数日征行喜即晴,山明溪秀翠为屏。竹门梅出数枝白,松外山横几叠青。人渐采茶登陇阜,家多酿秫市邮亭。短舆午困几成梦,两两枝禽为唤醒。

殢玉偎香倚翠屏。当年常唤在凝春。岂知云雨散逡巡,不止恨伊唯准拟。也先伤我太因循。而今头过总休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