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士奇的《斗湖道人诗》
拼音和注音
wèi lín cóng qián qiú , fēi fú qū wǎng liǎ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魍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川精怪。一说为疫神,是颛顼之子所化。出自《孔子家语·辨物》等著作。魍魉也可代指影子。
飞符:谓祭起符箓。指符箓。3.急速传送的兵符。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原诗
家临斗湖滨,门对斗湖上。
明镜影香台,文波绣仙氅。
诵经无辍口,谭道若指掌。
为霖从潜虬,飞符驱魍魉。
止水涵湛然,可以喻心想。
一谢湖边人,终年罢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