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钱塘故址

潭潭第宅俯长衢,杏阁桐窗似画图。
三十年来陵谷变,耕人犹识旧铜铺。

作品评述

《经钱塘故址》是明代刘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潭潭第宅俯长衢,
杏阁桐窗似画图。
三十年来陵谷变,
耕人犹识旧铜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钱塘江畔的景象。诗人站在一座高楼之上,俯瞰着长长的街道,眼前是一座座宅院,其中一座宅院犹如画中的景象。诗人感慨地说,尽管三十年过去了,山陵和谷地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耕种的人们仍然能够辨认出这座宅院,它曾经是一家铜器店的旧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钱塘江畔的景象,展现了时光流转中的变迁和人事的消长。首句以"潭潭"二字开头,形象地描绘了江水流淌的景象,潭水的涟漪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第二句以"杏阁桐窗"描绘了宅院的建筑风貌,给人以美好的印象,仿佛是一幅绘画图卷。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化,三十年过去了,山陵和谷地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耕种的人们仍然能够辨认出这座宅院的旧址,这一情景展示了人事变迁中的延续和记忆的力量。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景物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宅院作为一个具体的场景,象征着过去的岁月和记忆。诗人通过对宅院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这首诗词以简单而朴素的语言,唤起人们对于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历史传承和人文情怀的关注。

诗词推荐

欲社先知雨,将归未见花。那能长作客,夜夜梦还家。

非烟非雨淡蒙蒙,深闭窗扉护脱风。船外山光帘里翠,岸头花影镜中红。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溪上秋来晚更宜。夕阳西下处,碧云堆。谁家舟子采莲归。双白鹭,惊起背人飞。烟水渐凄迷。渔灯三数点,乍明时。西风一阵白苹湄。凝伫久,心事有谁知。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种松常待雪,种禾常及春。荣悴虽有时,违性弥失真。折腰彭泽畔,濯足沧浪滨。此理亦易达,今人空问津。

奕世徵文献,逢时仕学优。爱遗边郡在,官止外郎休。月黑新茔夜,溪横旧隐秋。从游老宾客,欲替二孤愁。

天气清和仅两旬。一旬前是佛生辰。当年来应徐卿梦,此夕遥瞻寿宿明。拚一笑,对诸贤。山翁何以祝龟龄。蟠桃瓜枣皆虚诞,愿把阴功福后人。

芳时已叹鬓毛斑,何况栖栖客路间。杯酒故人千里隔,锦囊著语一春闲。燕莺飞处频回首,桃李香前合厚颜。昨夜东风贷庭竹,少容归梦到家山。

虽处鸡群,如凤**。自丁令、化现如斯。霜毛朱顶,玉羽琼肌。唼太湖萍,潭鼻粟,唳云霓。朝戏芝田,夕饮瑶池。待五乔、来控当归。舞吴市显,乘卫轩奇。便指蓬壶,朝金阙,赴丹墀。

入山采芝薇,豺虎据我丘。入海寻蓬莱,鲸鲵掀我舟。山海俱碍,瞻望凝远愁。乾坤如许大,此身常浮沤。依托岂无地,皇皇将安求。何当跨凤鹏,相从安期游。

霜须顾我十年兄,朔漠陪公万里行。骈马貂裘寒自暖,连床龟息夜无声。同心便可忘苛礼,异类犹应服至诚。行役虽劳思虑少,会看梨枣及春生。

髻钗初上朝云卷。眼波翻动眉山远。一曲杜韦娘。当年枉断肠。佳期如好月。拟满还须缺。别易见应难。长须仔细看。

天付林塘幽趣,千章云水,三径风篁。虽道老来知足,也有难忘。旋移梅、要教当户,新插柳、须使依墙。更论量。水田种秫,辟圃栽桑。荒凉。贫家有谁能顾,独怜巢燕,肯恋茅堂。客到衡门,且留煮茗对焚香。看如今、苍颜白发,又怎称、紫绶金章。太痴狂。人嘲我拙,我笑人忙。

殿后花枝白间红,楼前当道绿杨风。横飞彩槛波光外,倒写朱阑水影中。

宵游二万七千人,独坐重城圈一身。步月游山俱不得,可怜辜负白头春。

后山诗句古今传,我更拈花一惘然。古色最宜邀冻石,孤标只合耦冰仙。淡黄月色无风夜,凝碧池光欲雪天。着此数枝更清绝,不辞耐冷立阶前。

蒲团一味与僧分,不是银鱼亦可焚。但以身心同外物,莫将柴栅缚浮云。心因有住翻成碍,事若无机即不纷。此语烦师为转语,是无上语是声闻。

十八年前蜀道还,维舟曾记此龙湾。江流万里元依旧,药市蚕丛兴未阑。

云弄轻阴谷雨乾。半垂油幕护残寒。化工著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飣露盘。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沈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