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酬高员外鲫鱼

天池鲫鱼长一尺,鳞光鬣动杨枝磔。
西城隐吏江东客,昼日驰来夺炎赫。
冷气射屋汗收额,便教斫脍倾大白。
我所共乐仲与伯,羡君赴约笑哑哑。
持扇已见飞鸾翮,欲往从之云雾隔。

作品评述

《戏酬高员外鲫鱼》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池鲫鱼长一尺,
鳞光鬣动杨枝磔。
西城隐吏江东客,
昼日驰来夺炎赫。
冷气射屋汗收额,
便教斫脍倾大白。
我所共乐仲与伯,
羡君赴约笑哑哑。
持扇已见飞鸾翮,
欲往从之云雾隔。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描述高员外在天池捕捞到一尺长的鲫鱼为主题。诗人通过描写鲫鱼的鳞光闪烁、摇曳的样子,以及高员外的兴奋和喜悦,展现了捕鱼的情景。诗中还提到了西城隐吏和江东客,他们也被鲫鱼的美味所吸引,纷纷前来分享这份喜悦。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员外的羡慕和向往,希望能够与他一同分享这份快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捕鱼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高员外捕鱼时的兴奋和喜悦。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如"鳞光鬣动"、"杨枝磔"等,使整个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同时,诗人还通过提及西城隐吏和江东客,展示了鲫鱼的美味吸引了众多人的注意,进一步丰富了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捕鱼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捕鱼的喜悦和对高员外的羡慕。这首诗词展示了梅尧臣细腻的描写能力和对生活情趣的把握,给人以愉悦和赏心悦目的感受。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击壤三千首,行窝二十家。乐天为事业,养志是生涯。出入将如意,过从用小车。人能知此乐,何必待纷华。

促促晨复昏,死生同一源。贵年不惧老,贱老伤久存。朗朗哭前歌,绛旌引幽魂。来为千金子,去卧百草根。黄土塞生路,悲风送回辕。金鞍旧良马,四顾不出门。生结千岁念,荣及百代孙。黄金买性命,白刃仇一言。宁知北山上,松柏侵田园。

少年好饮酒,饮酒人少过。今既齿发衰,好饮饮不多。每饮辄呕泄,安得六府和。朝酲头不举,屋室如盘涡。取乐反得病,卫生理则那。予欲从此止,但畏人讥诃。攀子亦能劝,苦口无所阿。乃知止为是,不止将如何。

甥官楚西南,舅住天尺五。安否候何如,岁月旷如许。阿兄有书来,报道安舆举。东阁故莫留,西湖要为主。寥寥和靖君,遗迹堕榛莽。咫尺到梅花,追随怅修阻。

虎丘山下月朦胧,阊阖门前动地风。《子夜》一声琴一阕,杜鹃声在碧云

山城风雨收,未省牡丹开。正讶迟红药,双葩忽送来。

曾到匡君住处山,始知身在五云间。吟毫挥尽无佳句,空遣奚囊捆载还。

世味元无著,诗情自不閒。撩人五字句,为客万里山。我已移文就,公能尽兴还。归来宋玉宅,作赋动江关。

四天净色寒如水,八月清辉冷似霜。想得越人今夜见,孟家珠在镜中央。

长安君别后,动即是相思。料想还家日,胜如为客时。江寒惊梦断,路远得书迟。几度空凝望,春风又柳丝。

玉骨冰肌比似谁。淡妆浅笑总相宜。一枝清绝照涟漪。客意无聊花亦老,风烟错莫雨垂垂。溪边立马断肠时。

缕缕青阴拂去鞍,雨花狼籍颤春寒。年光别绪侵入鬓,莫向离亭子细看。

花疑天女现,根讶化人移。到眼如曾识,无心转见奇。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版本一)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

日转墙东。几枝寒影,一点香风。清不成眠,醉凭诗兴,起绕珍丛。平生只个情钟。渐老矣、无愁可供。最是难忘,倚楼人在,横笛声中。

行人满路喜歌呼,小盗何须辱庙谟。早个使君归鼎轴,为禽颉利檕单于。

睦州江上水门西,荡桨扬帆各解携。今日天涯夜深坐,断肠偏忆阿银犁。

四楹倚岩壁,一径临烟坞。诜诜讲习罢,济济生徒口。振衣嘉树阴,浴德青江浒。舞咏自忘归,何须在邹鲁。

燕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绣鸳不胜春,飘若凌波仙。荣华一回首,荆棘森我前。君恩花上露,妾心井中泉。井泉誓不波,下照青青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