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出山

燕疆不过古北关,连山渐少多平田。
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骈车依水泉。
橐驼羊马散川谷,草枯水尽时一迁。
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
力耕分获世为客,赋役稀少聊偷安。
汉奚单弱契丹横,目视汉使心凄然。
石瑭窃位不传子,遗患燕蓟逾百年。
仰头呼天问何罪,自恨远祖从禄山。

作品评述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出山》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燕疆不过古北关,
连山渐少多平田。
奚人自作草屋住,
契丹骈车依水泉。
橐驼羊马散川谷,
草枯水尽时一迁。
汉人何年被流徙,
衣服渐变存语言。
力耕分获世为客,
赋役稀少聊偷安。
汉奚单弱契丹横,
目视汉使心凄然。
石瑭窃位不传子,
遗患燕蓟逾百年。
仰头呼天问何罪,
自恨远祖从禄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奉使到契丹境内的景象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了燕疆,即中国北方的边境地区。古北关是指连接中国和契丹地区的重要关口。随着向北行进,连绵的山脉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广阔的平田。这里描绘了地理环境的变化,显示了两地的差异。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奚人和契丹人的生活方式。奚人自己建造简陋的草屋居住,契丹人则骑着豪华的骈车依靠水泉居住。这里体现了奚人与契丹人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

诗中还描述了大漠中的景象,橐驼、羊马在广阔的川谷中散落,而当草枯水尽时,人们就会迁徙。这一描写表达了沙漠地区的艰苦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困境。

接下来,诗词转向描述汉人的遭遇。诗中提到汉人被流徙,衣服逐渐改变,语言存留。这反映了汉人在契丹统治下的身份变迁和文化的交融。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身的立场和感受来表达。他以力耕分获的身份作为客人生活在此地,赋役少,可以稍微安心。然而,汉人与奚人相比,单薄而弱小,而契丹人则傲慢而强势。诗人心中凄然,用目视汉使来象征汉人在契丹人面前感到的无奈和困惑。

最后,诗人提到石瑭窃位,不传子孙,造成燕蓟地区长期的困扰和遗患。他仰头呼天,问自己的祖先犯了何罪,懊悔远祖从禄山来到这里。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契丹地区的景象,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下的人民生活状况和诗人对此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民族关系、地域差异和政治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村北村南打稻忙,浮云吹尽见朝阳。不宜便作晴明看,扑面飞蝇未退藏。

厌厌夜饮忘更深,客不来辞主有情。僮仆触屏成蝶梦,姬姜压笛作蝉声。月如有待行行慢,风不生嗔细细清。萍散人生何可料,婵娟千里共交盟。

灵云悟桃花,玄沙傍不肯。多少痴禅和,担雪去填井。今春花又开,此意谁能领?端的少人知,花落春风静。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送行人去,犹追路、再相觅。天末交情,长是合堂同席。从此尊前,便顿然少个,江南_客。不忍匆匆,少驻船梅驿。酒斟虽满,尚少如、别泪万千滴。欲语吞声,结心相对呜咽。灯火凄清,笙歌无颜色。从别后,尽相忘,算也难忘今夕。

清切曹司近玉除,比来秋兴复何如。崇文馆里丹霜后,无限红梨忆校书。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外监名父子,元方难弟兄。鹤空黄壤梦,雁续紫霄声。山远玉无胫,春多天有情。至今溪上月,犹傍碧梧明。

夜来有清梦,梦见山阴客。宛然过兰亭,分吟坐苔石。晓闻在湖寺,挥尘论经席。会面安可期,相思春草碧。

声前句,格外机。无得无失,无是无非。无孔由来是铁鎚。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西湖已死犹名世,东阁更佳何与人。但得心传清白事,不须足踏软红尘。

黄纸红旗总不宜,绿蓑青笠久相知。躬耕莘野一犁雨,亲见豳风七月诗。老已自催蚕作茧,死时须用豹留皮。山深未省人间世,黑白纵横几局棋。

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丈夫少壮日,忍穷不自恕。乘除冀晚泰,乃复逢变故。经年岳阳楼,不见宫南树。辞巢已万里,两脚未遑住。水落君山高,洞庭秋已素。浮云易归岫,远客难回顾。飘然一瓶锡,未知所挂处。寂寞短歌行,萧条远游赋。学道始恨晚,为儒

北帝潜驱又弭鞭,那堪风物更凋年。此身荡潏随流水,造物炮烹及小鲜。自喜樽罍同盎盎,谁能幡胜更田田。诸君此夕须千首,老子今唯十九篇。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吟卷多题品,君齐贾岛才。闻风却竹瘦,载雨过湖来。交淡杯中水,儒酸叶底梅。便辞京口去,觅取近诗开。

道得更无心外法,首山有眼且无光。拍盲枷棒挥将去,匝地普天兴祸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